立足课堂

2021-11-23 08:50陈柑宇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初中生自主学习物理

陈柑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理念也在逐步更新。以教为主、以应试为重点的教学观念落后于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如何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以及初中生的认知行为习惯,探讨了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兴趣

一、引言

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人产生并维持持久学习行为的内部驱动力,而持久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兴趣,兴趣的有效激发能够使人保持较强的动机。这一理念落实于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进一步佐证了传统以结论性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个人兴趣与积极性的情况下,高效的课堂学习才能够得以实现。比之一味通过外部施压的方式来让学生被动完成学习任务,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的教学手段更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促进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持续重塑。

二、营造物理情境,增加课堂趣味

物理学科具有突出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强调学生理性经验的积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即注重对结论性知识的讲述,对物理结论的推演过程阐述不够充分,而后者恰恰是学生构建物理认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优化对物理知识的阐述方式,通过营造物理问题情境或生活情境,为学生创造感知与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真实的情景能够使得物理知识得到直观化的呈现,而且可以融合更多具有趣味性的因素,带给学生更丰富的感性体验,以感性认知来促进理性认知的塑造,促进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实现深度学习。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教材中《光现象》一章的內容时,为了导入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展示不同的光现象的视频或图片,比如白日阳光普照,夜晚繁星闪烁,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河水中的船桨弯折,雨后彩虹与镜面反射,夏夜的萤火虫与深海中的水母……光现象多元又神秘,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物理问题。借助视频的方式来营造这一情境,能够引发学生对不同光现象背后原理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好奇与期待,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注重物理实验,充实课堂教学

物理本身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类学科,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实验环节,符合物理的学科本质规律,也符合初中生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问题到一般性结论的逻辑思维规律。当下许多学校在物理实验教学方面重视程度不足,一部分是因为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比如物理实验室建设不完善,实验教学设备落后等,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未充分认知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对于思想活跃、活泼好动的初中生而言,物理实验往往比理论教学环节更具吸引力,亲身参与实验也能增加学生物理学习的体验感,丰富学生对物理的感性认知与理性经验。而且实验环节本身就对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练习物理研究方法等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要切实在物理课堂中增加实验操作的比重,丰富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一节的教学为例,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教师就可以导入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放置小车,使其保持静止。然后用细线系住小车前后两端的挂钩,两端的细线分别绕过滑轮垂下桌面并悬挂钩码,用以对小车施加外力影响。接着通过调整两端钩码的质量来探讨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扭动小车使两个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有何变化。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眼、手、脑并用,不光增加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实验的基础上再去分析静止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得到明显增强。

四、理论联系实践,教学辐射生活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物理的畏难情绪来源于认为物理知识太理论化、太晦涩的认知,这一方面是物理本身的学科特色,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同现实生活问题的联动,以致于学生很难自主从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中捕捉到关联性。从学生所熟悉的领域入手是调动其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物理教师要把推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认知,拓展教学视野,善于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寻找导入物理知识教学的切入点,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问题来理解教材知识,并学会如何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自主分析问题。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教材中《物态变化》一章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类似于固体的空气清新剂用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寒冬时节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属于凝化现象;冰水的水瓶外边凝结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掘更多的物态变化现象,发挥学生个人在探究物理知识应用场景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五、结束语

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学生的自主性在其认知结构的完善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之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兴趣表现的考察,深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行为习惯,将物理知识以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来阐述,以兴趣为驱动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促进物理教学向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狄秀芸.浅谈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75-76.

[2]张琼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93-94.

猜你喜欢
初中生自主学习物理
留言板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