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制让小学语文学习“活”了起来

2021-11-23 08:50何晓燕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强化

何晓燕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代币制的使用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自主,从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小学语文学习“活”了起来。

关键词:代币制;语文学习;强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学生的诱惑也日益增多。那如何爱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成为我们每个教师都关心和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去年,我接了一个特殊的班级,那是一个由于年级各班学生人数超标,让每个班的家委随机从男女生中各抽取几名学生组合的班级。这样中途组合的班级凝聚力可想而知。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作业应付性完成、极其不爱动脑筋、一点凝聚力都没有等问题,思及此,我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想办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起来、“动”起来,于是我开始在语文学习中用上我的法宝——代币制。

一、何为代币制

代币制又称标记奖酬法,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在教学中,我为了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用红花、自制卡片、盖章等作为“代币”,当学生这些“代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兑换”、“购买”相应的奖励。

二、为何用代币制

代币制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下专属的一种方法。他认为我们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我们的任何习惯都可以通过及时强化习得。而新课标提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学生时,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那代币制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恰恰能起到这种作用,可谓一箭双雕啊!

三、如何用代币制

(一)确定行为塑造的总体目标

一项措施的实行,我们首先要确定想要塑造的总体目标,其中这包括需要强化的适应性行为和需要矫正的不良性行为。例如,我在确定对我班孩子行为塑造的总体目标为:能认真上课,不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能积极思考问题并敢于舉手发言,课下能自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此外,我要矫正孩子们书写马虎、无纪律性等的不良性行为。

(二)确定代币

代币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且又不是信手拈来的物体。所以我们教师在选择代币时一要保证代币的权威性,也就是这些代币不是学生可以随意模仿制造或者买到的物品。只有代币在学生心中具有权威性,方可得到学生的认可,也才能激起学生想得到它的欲望。如果代币随手可得,学生就容易产生“老师不给我,我就自己买”的心理,这样就起不到教育的积极作用了。二要保证代币的方便携带,这既方便教师的发放,也要方便学生的保管与交换。因此,我在选择代币时,考虑到孩子们是小学生,比较喜欢可爱、呆萌、颜色鲜艳的各种小物品,于是我选择了多达10种造型的比卡丘、小恐龙图案制作成一张张卡片,还请人特别雕刻了两种小鱼图案的印章。

(三)建立行为——代币的交换体系

为了更好地实施代币制和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建立行动——代币的交换体系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可操作性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体系。因为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强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解决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所以要以学生为中心,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拍板确定,这样学生才会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进来。此外,交换体系的建立要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切勿一步到位、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我针对孩子们字词不过关的现象,鼓励他们多读,凡是读得熟悉的,就能得一个小鱼图案的印章;语文早读或课前诵读,读得好的那小组,整组孩子可以得到相应标志的印章。针对孩子们不爱动脑筋的现象,凡是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不管对错,都可以给一个图案印章。对于多读课外书、做阅读积累的孩子,可以得到相应的卡片等。

在建立行为——代币的交换体系时,要让学生知道有奖励也会有惩罚,如果做错事了,就应该扣除相应的代币(提前制定某一行为获得或扣除相应的代币的个数),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起到约束、矫正的作用。例如,孩子们在没有完成作业或不会背诵时,我就收回相应的代币的个数,以此减少这种不良学习行为的发生。

(四)确定强化物

强化物的确定,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这可以从调查中了解,从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意义的、实际可行的强化物。需要家长配合的,就事先和家长们解释说明并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例如,我班的强化物可以是带一次自己喜欢吃的早餐过来教室享用;可以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可以选择一个同学做一天同桌等。多样化的强化物,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

(五)建立代币——强化物交换体系

建立代币——强化物交换体系要有适当的标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标准太高,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那代币制自然而然会“夭折”;标准太低,学生太容易得到,也就不懂得珍惜,那代币制也失去了实行的意义。体系的制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对强化和矫正学生的学习习惯实现最大优化。强化物的交换一定要及时,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积极性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否则容易降低学生积极性,效果大打折扣。

代币制的运用,使语文学习“活”了起来,因为学生更乐于去读课文、去思考问题、去做读书阅读笔记,他们在私底下会比比谁积累的代币数量多,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他们在进行代币——强化物交换时,从中体会到自己努力的喜悦感、成就感,久而久之,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从他律状态过渡到自律状态。

参考文献:

[1] 潘月俊.代币制:一种实用的奖励措施[J].家教博览,2001年06期.

[2]蒋晓晖.浅谈代币制在中学生行为改变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6期.

[3]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强化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