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幸福教育角度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2021-11-23 08:50唐崇耀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幸福教育初中班主任

唐崇耀

摘  要: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管理好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并且要重视学生德育素养的成长与个性化发展。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站在幸福教育的角度实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当前的生活具有的幸福感,进而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并在成长过程中积极运用正确的思想观追求幸福,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目标并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幸福教育;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教育措施

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下提出了人本课堂的教育方向,并且在人本课堂中要注重幸福教育的開展。初中班主任作为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角色,自然要以国家教育方向作为工作核心,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采取幸福教育的措施,当学生感受到幸福的同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观,能够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学习、努力生活,在学生积极成长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实现教育目标并推动国家更好的发展。

一、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幸福教育理念中的幸福感来源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当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时会产生责任感,能够为了责任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责任。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在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拥有幸福感。

例如,班主任可以从教室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可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其思考:“教室对于你们来说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可以将教室具有的作用准确的表达出来,班主任则再次引入问题:“那要如何充分发挥出教室的作用呢?”此时的学生会存在疑惑,教室是固定的,只要走入教室即可以发挥出它的作用,并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就可以发挥其作用。此时,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两张图片:一张为洁净及温馨的教室、一张为垃圾较多并拥有不良味道的教室,让学生选择喜欢在哪种教室里学习,学生自然会选择第一张图片。班主任则询问学生:“要如何打造这样的教室呢?”学生会直接回答清洁教室并打扮教室的答案,此时班主任及时引入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教室的作用是能够让你们良好的学习,你们就是教室的主人,应发挥出主人翁的作用爱护教室,让教室充分发挥出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进而达到增强学生幸福感的目的。

二、引入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幸福感

在幸福感中还存在着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幸福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产生快乐的感受。因此,班主任在实施幸福教育措施时应引入学生合作的过程,让学生之间通过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进而让学生产生快乐的感受实现教育目标。

例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采取由学生参与到管理中的措施,并且要采取学生之间合作的方式研究班级管理工作,进而能够让学生在研究与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具有的幸福感。比如,在开展元旦联合会活动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布置管理工作中,每位学生利用软件制作出装饰图,并由每位学生对所有的方案进行投票,投票数量最多者为最终的装扮方案。然后,班主任根据装扮内容将学生分组,并分配每个小组不同的布置任务,小组内学生共同开展布置工作,学生之间会通过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保证装扮的效果达到最佳化。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感受到幸福感,进而实现了幸福教育目标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学生优点的挖掘提升学生幸福感

学生的内心都存在着期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思想,当他人认可学生时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感。因此,班主任在实施幸福教育时应注重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并且要表扬学生与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认可,进而内心会产生幸福感并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例如,班主任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灵活,掌握知识的效果不佳并成为班级内的后进生。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让学生的内心产生自卑感,此时的学生并不会感受到快乐,进而缺乏幸福感,会因为缺乏幸福感而自暴自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此位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活动时,其运动能力却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并且各类体育项目活动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可见,运动能力是这位学生拥有的优势。班主任应在开展体育项目活动时,让这位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各类运动中,并鼓励学生:“你是最棒的!”此时的学生会因为班主任的鼓励而感受到班主任的认可,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的成绩。同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认知自己的优势,可以围绕优势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当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拥有了发展的目标,其内心会产生幸福感而积极努力实现目标。另外,班主任要针对学生存在的思维能力不灵活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比如可以设计综合性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拥有几种解题方式。通过针对学生思维能力开展针对性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促其成长。同时,班主任要表扬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拥有幸福感的教育目的。

四、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实施幸福教育促进学生拥有幸福感,当学生拥有幸福感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并通过努力的过程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幸福感,进而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同时,班主任还应积极创新幸福教育策略,落实于德育工作中达到提升教育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锦. 基于幸福教育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14):16-17.

[2]刘杰华. 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施思路[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7):28.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幸福教育初中班主任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