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11-23 09:25许若男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结核

许若男

【摘要】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10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诊断准确率方面,CT检查是95.00%,病理检查是100.00%,CT检查较病理检查偏低,差异明显(P<0.05);经CT检查确诊的95例患者中,肺部实变、肿块或者结节、空洞型、阻塞性肺炎、纵膈淋巴结结核分别有17例、34例、20例、7例、17例,占比分别是17.89%、35.79%、21.05%、7.37%、17.89%。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有很多,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类型,但是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具有一定不足,需要与其他诊断方法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關键词】不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CT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tuberculosis. Methods A random selection of 100 patients with atypical tuberculos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9 to May 2020. All of them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examination 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erms of diagnostic accuracy, CT examination was 95.00%,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100.00%, CT examination was lower tha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among 95 patients diagnosed by CT examination, lung consolidation and mass Or nodules, cavities, obstructive pneumonia, an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have 17 cases, 34 cases, 20 cases, 7 cases, and 17 cases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17.89%, 35.79%, 21.05%, 7.37%, and 17.89% respectively .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ulti-slice spiral CT can clarify the type of lesion, but it has certain shortcomings i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It needs to be combined with other diagnostic method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Keywords] atypical; tuberculosis; multi-slice spiral CT

近年,因为艾滋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患病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逐渐增多,并呈上升趋势。相比于常规的肺结核疾病,其在病变位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方面与之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临床诊治难度较大。现阶段,主要通过痰细菌学检查方法诊断普通肺结核,但是经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经过痰细菌检查提示音信。据有关资料显示[1],临床上25%左右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伴有轻微症状或者未见明显症状。针对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医生临床经验及X线平片检查进行诊断,但是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为提高不典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因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收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10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收,其中有54例男,46例女;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9岁,均值(39.68±2.13)岁。临床表现:无显著症状、咳嗽、胸腔疼痛、低热、血痰分别有9例、24例、19例、16例、12例、20例。体征表现:呼吸音降低、肺部湿啰音、痰菌细胞检测提示阳性、25例、37例、38例;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按照《实用内科学》,经术后病理检查或者肺组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不典型肺结核;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依从性良好;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和理解能力;排除标准:合并器官功能障碍;存在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史;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检查设备、仪器

利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参数调整如下:层距、层厚分别设置为5mm与5mm,螺距设置为1.5。

1.2.2 检查方法

在患者进入医院7日内展开检查,体位更换为仰卧体位,在医生的帮助下将双臂抬高,深吸气并屏气,目的是让胸腔呈现扩张状态。由肺尖开始扫描,直至膈肌部位,有些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剂静脉输注,按照每秒2.5-3.0ml的速度注入,分别延迟25秒、35秒,然后对扫描结果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并分析CT影像学特征,包括肺部实变、肿块或者结节、空洞型、阻塞性肺炎和纵膈淋巴结结核[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较病理检查相比,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两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分析CT影像学特征

95例确诊患者分析:①17例肺部实变(17.89%),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斑状阴影分布不均匀,而且大小不同,具有支气管充气像。②34例肿块或者结节(35.79%),所处部位如下:左肺上叶、右肺上叶、肺中叶分别有7例、17例、10例;病灶直接3-6厘米,右肺上叶伴有毛刺征,边缘光滑;左肺上叶以星状呈现;肺中叶存在斑点状钙化。③20例空洞型(21.05%),所处部位:左肺上叶、右肺下叶分别有7例与13例,经影像学检查提示具有多发性薄壁空洞,边缘相对粗糙,可以发现洞壁,而且内部伴有液气平面。④7例阻塞性肺炎(7.37%),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支气管较长且相对狭窄,肺组织伴有萎缩实变,且伴有小空洞、支气管扩张影等。⑤17例纵膈淋巴结结核(17.89%),气管隆突下方、气管旁分别有7例与10例,经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门边界模糊,而且周围具有淋巴结肿块,存在条索状阴影。经过增强扫描后发现淋巴结内存在钙化现象。

3 讨论

结核病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细菌入侵机体后导致多脏器受到损伤,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部结核感染。据有关资料显示[3],肺结核疾病发生后,若可以及早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近年,由于免疫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再加之艾滋病患病人数增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导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不断增多,因为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病灶所处位置及体征与常规肺结核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导致临床诊断难度增加。

肺结核诊断过程中,因为早期临床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且上呼吸道感染的出现,也可能导致潜在结核病菌疾病,因此,上述疾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一般情况下,诊断结果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经过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14-21日治疗后,病情未改善或者加重,则需要展开结核杆菌化验检验检查及X线检查,针对顽固刺激性咳嗽,也要加强对支气管内膜结合的重视,部分结核疾病检查期间,有些单一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经过胸片检查后,部分未见异常阴影[4]。因此,治疗期间,也需要反复对患者痰菌进行检查。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老年肺结核患者越多越多,因为该类人群自身免疫能力较差,再加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导致患者治疗期间,不具备典型的肺结核症状,而且盗汗、发热等症状较轻。就诊时,往往存在咳嗽、食欲降低及身体衰弱等症状,有些经过X线检查也无法获取显著表现。

肺结核临床诊断过程中,X线使用率较高,但是其同样存在显著不足。螺旋CT相比于X线检查方法,其具有更高的技术分辨率,该方法能够弥补X线检查方法的不足,医生可以根据影像学图像对肺部组织钙化、空洞等变化进行观察[5]。除此之外,CT检查方法也能够将肺部周围软组织等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更好的判断不典型肺结核。常规X线检查方式,对于肺部空气支气管征、空洞及钙化等显示相对模糊,但是CT针对以上征象的显示相对详细,其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主要参考图像,从而降低误诊、漏诊率[6]。在患者出现胸腔少量积液后,经过常规X线检查,并不能显示病灶,但是多层螺旋CT能够将少量的胸腔积液显示出来,以便更好的判断结合疾病。因为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因此在肺门淋巴结结核及纵膈淋巴结诊断方面,相比于传统X线检查优。针对肿块性或者孤立阶结节的诊断,螺旋CT病灶中心具有较低的密度,结核增强扫描,能够强化病灶边缘,对于肺结核疾病的诊断十分有利[7]。

对于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误诊、漏诊现象,应加强对以下几点的关注[8]:首先,若患者伴有咳嗽、高热及寒颤等症状,建议考虑肺结核的发生;其次,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患者体征表现及临床症状,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方法,从而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再次,经过7-10日的抗炎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减轻,经过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变化显著,建议考虑肺结核疾病;最后,对于肺炎患者,若血沉检查提示血沉提高明显,经过痰菌试验检查提示阳性,而且存在胸腔积液,建议考虑是肺结核。

研究结果显示,诊断准确率方面,CT检查是95.00%,病理检查是100.00%,CT检查较病理检查偏低,差异明显(P<0.05);经CT检查确诊的95例患者中,肺部实变、肿块或者结节、空洞型、阻塞性肺炎、纵膈淋巴结结核分别有17例、34例、20例、7例、17例,占比分别是17.89%、35.79%、21.05%、7.37%、17.89%。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效果,其可以清晰的显示病灶类型,但是相比于病理检查依然存在一定不足,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与实验室等检查方法共同应用,从而获取理想诊断效果。

总而言之,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有很多,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类型,但是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具有一定不足,需要与其他诊断方法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振刚. 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與医学应用, 2020, 4(9):167-168.

[2]丁云清, 刘勇, 江敏,等. 应用B型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 v.18;No.127(5):25-27+69.

[3]曹盼, 刘荣荣, 梁矿立,等.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中的价值[J].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1):48-53.

[4]刘松. 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1):69-69.

[5]田佳枫, 许邦, 李奕,等. Xpert;MTB/RIF联合多层螺旋CT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 41(3):268-271.

[6]马莉花. 多层螺旋CT在格尔木农牧民地区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青海医药杂志, 2019, 49(1):49-51.

[7]李冬梅. 多层螺旋CT诊断肺结核空洞的临床价值探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5):162-163.

[8]张硕, 尚生平, 邢志珩. 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诊断分析[J]. 吉林医学, 2019, 40(9):1965-1966.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011

猜你喜欢
多层螺旋CT肺结核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到2020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将达九成
探讨X线腹部立位平片、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