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慢肝如何辨证选用

2021-11-23 12:29王史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白术脾虚

王史军

慢性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因为急性病毒性肝炎被误治,或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反复发作,进而逐渐的成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一般病程会较长,病情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症状也比较多,因此在治疗起来会比较的困难。而中医可以从整体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因此治疗慢肝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1 什么是慢肝?

肝脏是人体进行脂肪代谢的主要器官,对人体脂质的储存和代谢有着关键作用。慢肝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慢性肝炎,是指由如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引起的病程超过六个月以上的肝脏炎症或是坏死。一般慢性肝炎在早期的时候症状是比较轻的,而且缺乏一定的特异性,甚至说在患有慢肝之后很多年之内患者也没有任何症状,慢肝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胃部不适,或是容易感到疲劳,因而特别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也会被误认为是胃病,直至慢性肝炎持续发展成为肝硬化之后,患者就会出现腹胀、恶心、黄疸、尿色深等症状,当慢性肝炎发展为重型肝炎的话,可能就会导致肝衰竭的现象,从而造成患者出现高度乏力、食欲不振、高度腹胀、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上呼吸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的症状,这个时候患者的死亡率还是较高的,因此需要积极的对其进行救治。

2 中医对慢肝的认识

我国中医对于肝的认识和现代医学有着一定的区别,中医认为肝脏属于五脏之一,是我们人体中最大的一个器官,与胆相表里,其主要的功能就是藏血疏泄,并具有疏通气血、调节情致以及促进消化的作用。中医认为造成慢肝的主要原因有外邪入侵、饮食不当、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情志不舒等,如果慢肝时间长也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就会逐渐的转化为肝硬化。

3 中医药如何辩证治疗慢肝?

中医认为慢肝虽然发病的部位在肝,但是其病变却在脾,因此想要治疗慢肝先要对患者的脾功能进行调节,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对患者局部肝臟组织代谢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这种治疗慢干的方法可称之为肝病脾治。在运用时一般将慢肝辨证为脾阴不足、土雍木郁、脾虚湿阻、湿热蕴脾等四种类型。

①脾阴不足。中医将肝部隐痛、全身乏力、口干、大便干、舌红少津、面色发灰等慢肝患划分为脾阴不足之症,此类慢肝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以滋养阴虚为主,可推荐患者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味,此药方中主要成分有白灼、玉竹、沙参、甘草、麦冬、山药、桑叶、天花粉。如果患者口干较为严重的话,可酌情加入生地和石斛。如果患者血瘀症状较重的话可适当的加入丹参和赤芍。如果患者气滞症状较重的话。可适当的加入佛手片和腹皮。

②土雍木郁。如果患者慢肝的主要症状为肝区胀痛、纳食无欲无味、大便不畅、全身无力、精神抑郁、脉细、面色发黄等就可以将其划为土雍木郁。对于此类慢肝患者的治疗主要以理脾畅中为主,可用排气饮之方:香附、陈皮、泽泻、霍香、厚朴、乌药。如果患者腹胀情况较为严重的话可适当的加入大腹皮中子。如果患者肝痛较为严重的话,可酌情加入郁金和金铃子;如果患者大便严重不畅的话,就可以加入豆蔻和紫菀。如果患者脾气虚的话,可以酌情加入白术和党参。

③脾虚湿阻。如果慢肝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腹胀痞满、全身乏力、食少无味、肝区隐痛、口淡无味或同时伴有面色发黄以及精神不振时,中医一般将其划分为脾虚湿阻,在对此类慢肝患者进行治疗时可用加味异功散方,比药方主要包含沉香、党参,米仁、白术,木香,茯苓,沉香、党参、白灼。如果患者腹胀较为严重的话,可适当加入大腹皮和片朴;如果患者脾阳虚的话可以适当的加入桂枝和附子;如果患者肝区疼痛较重的话,可适当的加入柴胡和郁金。

④湿热蕴脾。如果慢肝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神疲乏力、不思纳食、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肝区疼痛、腹胀以及苔黄腻脉细等,就可将其划分为湿热蕴脾证。对此类慢肝患者进行治疗主要以利湿清热为主,可用中满分消丸进行治疗,比药方主要有:枳实、黄连、厚朴、黄芪、甘草、人参、陈皮、半夏、泽泻、干姜、茯苓、砂仁、白术、姜黄。如患者湿重可加通草和猪苓;如患者湿热可加木通和茵陈;如患者血瘀可加赤芍和丹参。

总之,慢肝对于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此一旦患有就要积极的进行问诊治疗,除了利用中医辩证治疗之外,慢肝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平时要多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自己能够早日恢复到最佳状态。

广元市旺苍县五权中心卫生院 四川广元 628213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白术脾虚
关于猪螨虫病及其防治策略探析
大剂量生白术合加减黄芪汤治疗气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白术治小儿磨牙
白术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