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2021-11-23 12:29夏菁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医内科分型偏头痛

夏菁

摘要:目的 对临床偏头痛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医内科分型辨证施治的效果情况进行对比,评价临床相关方法的治疗成效。方法 在本院中医内科所有所收治的偏头痛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群体,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取西医治疗,采取对症止痛等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取中医内科的分型辩证,针对性进行治疗,对最终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治療成效。结果 分别开展临床干预之后发现了一个鲜明的差异现象,即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临床干预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偏头痛具体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选取中医内科分型治疗有助于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可以明显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关键词:中医内科;分型;辨证施治;偏头痛;治疗效果;对比;

引言:

在临床原发性头痛疾病的发生率中,以偏头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也相对较为常见,主要是以阵发性头痛为主要表现,是一种良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威胁其身心健康[1]。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进行针对性干预,减少头痛的出现,消减这种反复发作的现象,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关键和重点。在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止痛治疗为主,但是在病因方面的干预相对较为有限,而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则可以明显提升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取得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3]。针对这一特点,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偏头痛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对照中医内科分型的辨证施治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本院中医内科所收治相关群体中随机选取,并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原则要求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患者年龄在21-64岁之间,平均(39.7±3.1)岁,病程在0.5-7年,平均(4.21±1.16)年,经过临床明确诊断,并一一进行头部CT、MRI检查,排除了占位性、实质性病变,无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和感染等问题。在这基础上,所有患者彼此相关情况高度相似(P>0.05),具体情况高度接近,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之处,故而满足了对照试验的原则和标准要求,决定开展辨证分型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采取西医治疗,常规进行口服药镇痛、改善微循环。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分型辨证施治,风阳上扰型则采取通络平肝治疗,采取生牡蛎、麦芽各30g,珍珠母、石决明各25g,僵蚕、佛手、钩藤、川牛膝、天麻、各10g,炒栀子8g,生白芍、全蝎末5g,瘀阻脑络型主要是活血通络治疗,选取生龙骨、生牡蛎、葛根各30g,丹参25g,赤芍、佛手、川牛膝、桃仁各10g,配合5g红花[3]。肝肾阴虚型患者采取滋肝补肾 的治疗,选取土茯苓20g,配合熟地、山药、枸杞子、菊花各15g,山茱萸、白蒺藜、天麻和丹皮各10g。所有汤方每日一剂,熬制之后滤渣,其药液分为早晚两次温服,每日早晚餐后30min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所有治疗均持续治疗八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分别开展治疗之后的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如治疗之后症状大部分消失,没有再出现反复发作的问题,则可以评价为显效。如果治疗之后,其疾病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疾病得到控制,则可以评定为有效。但如果治疗之后,其发作频率、发作程度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出现了持续加剧的问题,则需要评定为无效。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别开展临床治疗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体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更高一些(P<0.05),证明相关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成效。两组患者临床分别开展治疗干预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偏头痛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具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同时镇痛治疗等方法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带来一定的负性影响,那么积极采取中医辨证施治就具备着一定的优势和必要性[4]。一般西医治疗的过程中以口服药镇痛为主,缺乏对病因等方面的治疗和干预,在这样的情况下,具体治疗的过程中效果十分有限,带来的影响也相对不好,同时可能面临着胃肠道反应,患者生活质量很难提高,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相较而言,中医在这一方面存在着更加明确的优势,可以根据辩证分型方面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二者结合起来之后,其效果更好,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一些。中医认为偏头痛的产生与气血不通、气血失养有着密切联系,故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以疏通经脉、舒经理气、清窍通络为主要原则。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根据辨证分型的差异,积极采取针对性治疗,患者疾病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效果相对更好一些,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现有疾病情况的改善。

如上所述,在中医内科进行偏头痛分型治疗过程中,相关方法应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性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方面的优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疾病的改善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发明. 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与效果[J]. 健康必读, 2018, 000(036):207,209.

[2] 张健, 陈幸生, 王频, etal. 辨经刺井结合"三风一针"对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即时镇痛及脑血流速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 2020, 039(002):147-152.

[3] 修浩, 陆顺.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证应用探讨[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16(011):20-20.

[4] 范香瀛, 文玉茵, 杨春滟, etal. 偏头痛辨证分型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分析[J]. 中国针灸, 2020, 040(001):96-102.

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210

猜你喜欢
中医内科分型偏头痛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
偏头痛吃紫菜干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
脂肪肝辨证分型与B超分度间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