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消化内科患儿的影响分析

2021-11-23 12:46薛惠刘培培邢小娟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依从性

薛惠 刘培培 邢小娟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消化内科患儿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观察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期间;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两组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沟通技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沟通技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内科患儿开展针对性护理,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评价高。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消化内科;依从性

小儿消化内科收治的患儿疾病种类较多,加之患儿的特殊性,疾病影响患儿容易有哭闹,不配合治疗护理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也容易引发家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因此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消化内科患儿的影响,研究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研究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成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1-11岁,平均(6.12±1.28)岁;男性32例,女性29例。观察组患儿1-10岁,平均(6.09±1.45)岁;男性34例,女性27例。上述一般信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做好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对患儿家长的问题积极解答,并协助帮助解决。

观察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期间,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护理知识,护理技术,沟通技巧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针对性心理护理:患儿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容易发生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发生哭闹等情况,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安抚,年龄大点的患儿可给予语言的鼓励,并给予小奖品进行奖励;年龄较小的患儿,与家长积极沟通,使家长做好中间的传导工作。与此同时,家长的心理状态,护理也应注意到,疏导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安抚其情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疾病;依从治疗性好,病情也会加快康复。

针对性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的安排饮食,如腹泻的患儿应选用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及油腻的食物;伴有呕吐的患儿可采取禁食 4 ~ 6 h ,在禁食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

患儿少量米汤等半流质及易消化的食物;对消化不良的患儿,饮食应少食多餐,食物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忌生冷等食物。

针对性生活护护理:病房住院环境可以卡通主题为主,消除患儿对医院白病房的恐惧心理等;定时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做好室温湿度、温度的调节;并定时进行环境进行消毒灭菌;注意患儿的腹部保暖,做好患儿的卫生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如腹泻的患儿,家属应时刻注意患儿的臀部卫生,及时换洗尿布,保持皮肤干燥。如消化不良的患儿,可指导家长帮助进行腹部的按摩等。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包括25项,评分1-4分,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完全依从,50-79分为部分依从,低于50分为不依从

两组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护理态度(30分),护理操作(40分),沟通技巧(30分),单项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评价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评价比较

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沟通技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消化内科收治的如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性疾病,患儿由于年龄小,疾病的带来的疼痛,不适感等容易哭闹。特别儿童对医院、医生、护士等抵触心理,害怕打针、吃药等,影响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患儿家长由于紧张孩子,容易在护理过程中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因此提高小儿消化内科护理模式非常重要。

以往常规护理主要围绕疾病的治疗,相对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的溝通,对患儿心理方面的干预等。而针对性护理的开展,针对患儿的个体差异,病情种类,病情程度等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的开展通过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喜好,性格等多方面的特征,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儿小玩具鼓励,讲故事等多种形式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患儿由于对医院、医生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对打针、吃药等排斥心理,临床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与其积极与其沟通,通过患儿喜欢的语言内容、形式表达,引起患儿的注意,疏导患儿对医院、治疗等紧张、恐惧等心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通过视频形式,宣教手册等,以图文并茂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宣教,使其对疾病有深入正确的了解,可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特别在消化内科,饮食、生活方面的护理对患儿疾病的预后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大部分家长容易给予不正确的饮食,不但容易造成病情的反复,严重的甚至加重病情。因此通过健康宣教,是家长对饮食方面更佳注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沟通技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儿消化内科患儿开展针对性护理,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评价高。

参考文献

[1]蔡金婷.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271~272

[2]王世华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生活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26(7):1311-1312.

[3]古力布斯坦·库尔班,努丽亚·别克苏里坦.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临床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6):7485 -7485,7488.

[4]王彩巧 . 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应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观察研究 [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6(27):112.

[5]张春燕 . 针对性护理提升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 [J]. 西部中医药 ,2016,123(3):130-132.

[6]宋立弟,刘蕊,王茜茜,等. 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应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观察[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2):360 -362.

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 山东聊城 252000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