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探讨

2021-11-23 12:46任连凤米凯刘燕闫欣邓会会杨玉梅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睡眠质量血压

任连凤 米凯 刘燕 闫欣 邓会会 杨玉梅

【摘要】:目的:研究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失眠伴血压升高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及睡眠质量。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PSQ1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应用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效果显著。

【关键词】:睡眠指导;心理干预护理;神经内科失眠;血压;睡眠质量

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主要以脑卒中、脑出血等疾病较为常见,此类患者由于心理以及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并发症。失眠容易造成患者情绪的变化,如焦虑、暴躁,引起记忆力下降,集中力下降等,对患者的健康、生活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2]。随着医学理念的进步,疾病的治疗已经从生理角度上升至心理角度,心理干预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失眠伴血压升高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失眠伴血压升高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每组46例;所有研究对象失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排除精神、意识障碍性疾病;脑部手术史;伴有器质性病变疾病。其中对照组年龄60-82岁,平均(71.82±3.27)岁;男性25例,女性21例。观察组年龄60-83岁,平均(72.03±3.19)岁;男性24例,女性22例。收集两组基本信息,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的药物治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干预;对患者的疑问积极解答。

观察组开展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心理护理:患者大部分伴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通过与患者交流,纠正患者对周围人、事的看法及态度等,从而改善心理问题。纠正患者对失眠的扭曲的想法及观念,改善患者对失眠的关注度,不将失眠与机体的体质下降等事件进行关联。树立患者正确的观念,学会积极面对失眠的情况,学会自我调节,改善失眠情况。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引发血压的波动,这也会对失眠的情况有加重的作用,所以不良情绪对失眠、血压都会造成影响。心理教育的开展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与支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可适当的进行对身心有益处的娱乐休闲活动,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与家属积极沟通,共同参与健康宣教,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状态,给予关系,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

睡眠指导:陪伴患者进行聊天,读书读报,感兴趣的游戏(象棋、围棋等)增加与患者的相处时间,做好情感上的陪伴。结合患者病情设定个性化家属探视表,病情稳定者的家属探视次数与时间可适当增加及延长,并提供安静场所供患者与家属相处。指导患者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鼓励在白天看电视、报纸或聊天等,避免睡前饮茶及咖啡等可能引起兴奋的饮品,指导患者每天睡前使用温水泡脚,一般水温控制在 45°,时间 15~20 min。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1) 变化比较[5],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指标变化比较,包括舒张压、收缩压。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行数据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1变化比较

两组护理前PSQ1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PSQ1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压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睡眠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需求,通过睡眠而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等;同时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失眠的表现主要为入睡困难,入睡期间觉醒的次数多,有效的睡眠时间短等。神经内科患者失眠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而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交感神经兴奋,机体肾上腺素分泌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引发代谢异常,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加强,血压升高。

通过心理疏导,家人陪伴,病友交流,护理人员的日常陪伴,帮助患者建立情感支持,获得心理幸福感;使患者与家属、病友、护理人员更好的接触,建立亲密感,使患者感受到陪伴,进而获得良好体验并反馈,从而促使抑郁情绪得到宣泄与缓解,提升患者院内情感体验。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纠正;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适当的参与日常的休闲娱乐活动中,缓解焦虑情绪,心情舒畅才能更好的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锻炼,指导生活习惯,避免睡前过饱过饮;禁止患者睡前喝浓茶、咖啡类饮品;相对于年龄较大,睡眠深度浅的患者减少午休时间,借助读书、看报、下棋、跳舞的方式丰富生活内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經护理干预后,两组PSQ1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神经内科失眠患者应用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赵丹.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 (5): 69-70.

[2]崔芳英,赵序莲,边艳新,等.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睡眠障碍患者血压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 (7): 68-69,70.

[3]于宏丽,吕秀英,张丽华,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 (28): 3374-3376.

[4]王小玲,朱丹红,曾俊英.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睡眠障碍患者效果[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8):1083-1084.

[5]李淑芬. 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6):766-767.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猜你喜欢
睡眠质量血压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最怕啥
自测血压忌太频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