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应正确看待“晚点赔偿”

2021-11-24 04:56刘俊海
法人 2021年5期
关键词:承运人晚点接触网

◎ 文 刘俊海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据报道,因受大风天气影响,五一期间多条铁路接触网挂异物,导致相关路线列车晚点。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一条从正面要求承运人在约定期限或合理期限内将旅客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也就是说,铁路企业除了要遵守契约精神,还要善于查缺补漏,尽力消除列车晚点的风险源。无论是暴风来袭,还是雷雨大作,都是天公不作美,确实不以铁路企业的意志为转移。例如,导致高铁接触网挂异物的原因既包括使用地膜覆盖种植的耕地使用者的不谨慎,也包括大风天气。倘若铁路企业及铁路公安机关能够和沿线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未雨绸缪,检查铁路周围农地使用地膜的安全固定程度,及时指导和督促农民朋友消除地膜缠绕接触网的风险,也可以避免列车晚点。因此,列车安全无小事,安全保障无止境。

然而,列车晚点并非只存在简单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往往存在着多因一果的客观情况,铁路企业难以百分之百保证列车不会晚点。这种情况下,列车一旦晚点,如何最大程度挽回旅客的损失,也是铁路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铁路法于1990年颁行,2015年对其进行了第二次修正。其中并没有对列车晚点赔偿做出明确规定。而且《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也回避了晚点赔偿的问题。

但我国民法典第八百二十条从反面规定了承运人迟延运输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确认了“晚点赔偿”,“及时告知和提醒旅客,采取必要的安置措施,并根据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由此造成旅客损失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不可归责于承运人的除外。”这一条款明确要求,在发生列车晚点时,铁路企业不但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乘客的知情权、改签权、退票权,还要保障乘客的索赔权。

对列车晚点情况,事前需要铁路企业加强细节管理,也需要铁路沿线的有关地方和部门以及利益相关者伸出援手,通力协助,最大程度的对其进行预防;事后需要铁路企业能够尊重契约精神,能够尽自己所能进行赔偿,最大程度挽回乘客损失。

当然,乘客也要学会依法理性维权。在遇到列车晚点导致自己的既定行程被打乱,尤其是在不知道列车运行线路何时开通、运输秩序何时恢复正常的情况下,的确容易产生焦虑。如果与铁路企业员工沟通不畅,容易发生语言冲突。若情绪、语言和行动失控过激,还会出现维权变侵权、有理变无理的现象。因此,从自身最大利益出发,旅客一定要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猜你喜欢
承运人晚点接触网
BIM技术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应用研究
晚点的火车(外三首)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司玉琢教授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三个突破”,违背事实
“晚点围巾”揭德铁伤疤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及检修论述
建设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的关键举措是什么
德意志铁路因晚点付“天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