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1-11-24 09:27张哲晔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要: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的新闻发布会宣布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部完成,标志着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脱贫攻坚完成之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乡村全面振兴,而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将围绕产业兴旺进行部署。

关键词: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

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

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必须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因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才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只有产业兴旺,才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三农中,更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以,产业兴旺是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全面升级、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产业兴旺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稳定。当前,我国粮食供给能满足基本需求,是处于紧平衡状态,但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有任何闪失。我们是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粮食安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在实现产业兴旺的过程中,优先保障粮食生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证粮食总量和质量安全稳定,确保中国人饭碗装中国粮食。

产业兴旺有利于增进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乡村产业的兴旺首先带动的是农村经济的繁荣,随着农村产业链条的延长,就地吸收更多农民就业,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还解决了留守儿童、赡养老人的问题。所以,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产业兴旺有利于推动农村各项事业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为更多优秀人才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三农中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农村产业的兴旺发展,城市的優秀人才,大学毕业生都会回乡发展,带动乡村人才振兴,进而推进乡村的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社会的全面振兴,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产业兴旺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践证明,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能尽早实现脱贫的地区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所以,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必须是贫困地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好、巩固好,这样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才能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因此,只有实现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才能有效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

实现产业兴旺必须解决好生产什么、谁来生产、怎么生产的问题

找准市场定位,满足市场需求,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实现产业兴旺,生产什么必须符合市场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也在升级换代,这种情况下生产什么,市场说了算!这就是现代营销理论的市场营销观念,即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叫适销对路,而不是你能生产什么就埋头生产什么,你能生产的也许市场不需要或者已经淘汰,就会形成积压,这是产能过剩。所以,在决定发展什么产业之前,必须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分析市场前景,结合自身优势,寻找我们能满足市场链条中某个环节,找准市场定位。这样的产品因为能满足市场需求,将会很容易被买走,而不是生产产品,再推销产品。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必须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做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发展产业,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前在农产品出现卖难的同时,仍有一些优质、安全、有机的农产品,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所以现在要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不是通过化肥农药单纯追求产量的增长了,而是要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富有特色农产品,满足消费升级换代新需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解决谁来生产的问题。实现产业兴旺必须有人才做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的城市专业人才,更需要乡村本土人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主要由留守的中老年人来完成,劳动力空心化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如果没有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参与乡村振兴,很难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必须进一步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使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掌握技术,提升技能,从而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这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力量、核心力量。

当然,乡村振兴除了解决人的问题,还需要解决钱的问题,既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也需要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会同时带动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注入,这有利于加快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最近,为应对疫情影响,遏制农业投资下滑,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鼓励社会资本在农业产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四大方面、12个领域投身乡村建设,并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健全对接平台,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搭建桥梁、在用地、用电、信贷服务、经营风险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调动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加大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科技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源,是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难题的金钥匙。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动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投入,提升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现代科技驱动农业、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才能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才能为产业兴旺提供真正的动力源泉。

作者简介

张哲晔,1966年出生,女,汉族,山西省河津市人,中共运城市委党校高质量发展研究室副教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农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