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2021-11-24 09:27吴文枫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

摘要: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目前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而为今后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现状;景观指数法

最容易受人影响的景观类型是城市景观,在人类的影响下,城市的生态系统也受到人为的改变。以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破坏,如城市热岛、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实质上人为干扰城市景观格局的结果,造成城市各要素之间不能均衡发展,减弱了城市景观的功能,使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会使各种不同的空间关系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在直接改变城市生态系统的同时,还通过改变城市景观格局、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而改变城市区域的物质能量流,导致城市区域生态过程产生巨大改变[1]。城市景观通过空间格局对生态系统特征和过程造成的影响,便是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效应。

一.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是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规划管理的科学,应用其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优化是解决城市綠地问题的一条新途径。景观生态学围绕着景观空间格局、格局与过程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格局过程与变化的影响和干扰活动对景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不断发展。将景观生态学理论用以研究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景观水平上研究格局和过程的关系,重新规划和调整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和景观单元空间结构,有利于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受损功能,减弱人为干扰活动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维护城市健康安全发展。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了以解决土地资源和环境问题为研究目的的景观生态研究热潮。20世纪60年代以来,McHarg、Odum和Forman等人提出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20世纪80年代,国际生态学会的创立使得景观生态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纷纷效仿并深化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景观生态学于1980年初传入中国,国内相关学者开始介绍国外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探索国内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并从此开始了景观格局的研究。自从1989年在沈阳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开始,国内关于景观生态学研究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也随之不断发展[2]。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关专家学者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影像图、景观指数分析法等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研究探讨,使景观格局成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和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内对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景观格局的尺度、特征、动态变化、驱动机制、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以及城市景观格局的优化研究等方面。

二.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现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不断发展,景观格局分析也不断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出现,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等,当前我国学者主要集中与研究景观空间格局演变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变化是在一定区域内探讨不同生态系统组成间的结构、作用和变化特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目前,研究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现有的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图、航片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利用3S技术及其软件获取研究区景观格局数据,通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其动态变化。肖笃宁[3]等以RS影像和DEM影像为数据基础,计算沈阳市城区的景观格局指数,以此来研究和分析沈阳市近30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发展。田光进等利用三期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分析出海口市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用以研究市化过程中城市及其外围区域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罗格平[4]依据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1978年、1987年航拍照片和1998年TM遥感影像,从景观格局角度分析了人为驱动的绿洲变化。卜耀军[5]在论述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的应用中曾提到:若能将其与GIS、GPS相结合,则可以更好发挥其作用。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3S技术促进了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的发展,也促进了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各种景观类型的建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料基础。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科技的支持下,关于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和动态分析也随之不断深入,3S技术为分析各种景观类型、动态变化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目前关于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最多目的是为了实现景观格局的最终优化。通过分析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来探索景观格局的具体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目的和研究难点。景观生态规划是在一定的尺度范围上对景观要素和资源重新分配规划。研究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最终可以得出景观资源规划的最优方案。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使廊道、斑块和基质等景观要素合理分布,使信息流、物流和能量流顺畅流动,使景观既符合生态学原理,又具有美学价值,能够适合人类居住。

三.景观格局演变研究启示

(一)现有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重视城市化过程影响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研究,缺乏对格局演变的生态学意义解释。重视对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环境影响的单方面研究,缺乏从生态安全角度开展综合性研究。近年来关于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越来越多,尽管目前尚未有关于景观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结合的完善研究。

(二)总结:近年来关于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关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过程结合方面的完善研究较少,目前已经许多专家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在不同尺度、不同切入点的实证研究,为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分析提供基础。其中所用到的方法将对景观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提供借鉴,这些研究的结果以及带来的启发将作为城市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参考,推动城市和人类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及其生态效应,评价城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效,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对于城市健康发展与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笃宁,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地球科学进展,1992(06):第18-24页.

[2]肖笃宁与李秀珍,国外城市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动向.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03):第29+35页.

[3]肖笃宁等,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0(01):第75-84页.

[4]罗格平,周成虎与陈曦,从景观格局分析人为驱动的绿洲时空变化——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生态学报,2005(09):第2197-2205页.

[5]卜耀军等,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研究,2005(01):第34-38页.

作者简介

吴文枫(1997—),女,汉族,四川遂宁市人,风景园林硕士,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海参人工育苗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综述
董榕及其剧作研究述论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