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特色的建设与探析

2021-11-24 09:27高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高辉

摘要:高职院校生源呈多样化,不利于其生存发展,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因此,高职院校须从学生实情出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分层教学管理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分层教育管理;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背景分析

迄今为止,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几乎是采用相同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进行过许多教育改革,但结果都不尽人意。然而,与本科相比其教育管理成效却大相径庭,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在于两者学生生源不同。对比本科院校的生源,高职院校生源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该如何把高职院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性人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当下对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重中之处在于创新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一种专属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模式的类型探索、特色塑造,需要根据培养对象的个性来塑造。

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样化。其主要五种来源为普通高考招生、普通院校自主单独招生、中职中专对口招生、高中学业水平考核加一个职业适应性测试招生、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招生。来源途径越多,学生的个性素质和水平差异就越明显。如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自制力较弱。学生间种种差异的出现,为学校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笔者学校半年前就已组织分层考试,组建了分层教学特色班级。其特色班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大于常规班,其目的是重点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在“技能竞赛”、“创新设计”、“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竞争的能力。经过半学期的开班实践,特色班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突破。给乐学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还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在半年的时间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如班级管理的欠缺、教室管理的存在漏洞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分层教育管理模式还有待提升。

二、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价值分析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早在几千年就被孔子提出。经过他长期的实践,提出了人与人差异性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进而总结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因此,教育的本质是要理解、承认、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上存在的差异,在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高职院校该制定怎样的教育方法是最值得思考和实践的现实性课题。

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价值目标一直存在着各种争议。在以往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复制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知识教育为主。但是随着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对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现应以操作技能为主,次之书本知识。以学生应具备的技能、管理、服务等需求为主,为培養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做好充足准备。如何做到职业技术技能与职业综合素养协调平衡发展是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过程中需思考探索的实践性命题。

因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因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也相对单一,加上传统模式下高校管理资源相对薄弱,因而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面对当代大学生,整齐单一的传统教育管理必定会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对此,应采取措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行分层教育管理,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针对性强的教育管理体系。分层教学管理模式的出现是高职院校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的价值诉求。

三、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方法策略

因高职院校学生学识、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以往的高职院校传统教育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当下的燃眉之急。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因“层”而教的教学管理方法。再依据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分层教学的管理方法,最后系统协调整合管理资源,实现各层次管理可达最优化。

首先,建立分层体制。一套完善的教学体制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以笔者学校工程造价专业为例,本校为推进自身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从专业筛选出排名前百分之三十的同学参与考试(前提自愿)将通过考试的同学按分数高低选拔出前百分之三十五组建成班。为其调配经验丰富的教学老师,学生在老师设置的分层策略带领下,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分层班与常规班在备课、教学、考核中区分开,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其次,优化教师团队。分层教学管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严格。要求分层教师不仅要非常熟悉专业知识,还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必要之时,为学生讲述更多的课外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要为分层学生按其现有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高职院校应时常对分层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时刻提醒教室牢记分层教学理念。教师还需紧跟时代教育步伐,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宝贵经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

再者,完善管理体系。分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个性为本,根据其差异性特点来实施学校宏观管理调控促进其发展。根据分层教学的情况来看,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因“层”实教、分层管理,开发和挖掘每个学生潜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智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延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笔者所在学校分层管理对于分层班学生来说,以“学历+专业+技能”的管理模式为主;而对于常规班学生来说,以“专业+技能”管理模式为主。

最后,鼓励参加活动。学校应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有益、主题鲜明的活动,丰富学校生活,繁荣学校文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每期会举办以技能竞赛为主的活动,以便反映学生专业能力的掌握情况,以此来作为依据让老师更清楚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四、结论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层”而教,因此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笔者对本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分层教学实践分析,特色班级的开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证明了分层教学管理的可行性。因学生生源的差异性,高职院校不能再按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须加以创新,而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恰好解决了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未来的教学模式还需要结合学生特点继续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分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梅.分层背景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12): 110-112.

[2]钱源,琚静.分层教学法在《公路工程定额与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5):191-192.

[3]沈晶晶.浅析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之分层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6(24):18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