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性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2021-11-24 09:27陈胜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幼儿阶段是进行性教育的第一个关键期,这一阶段,儿童的性意识开始萌芽。近年来,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已引起重视,但在实际推动上遇到了不少阻碍。本文从幼儿性教育的必要性、幼儿性教育的内容和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对学前儿童实施性教育的方法、实施媒介来探讨如何正确实施幼儿性教育,为幼儿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性教育;健康教育;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越来越多“幼童被性侵”事件的发生,激起了人们关于“幼儿性教育”的激烈讨论,“要不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以及“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已不是陌生话题。刘文利教授说:“依法治教是预防幼儿性侵害的根本措施。”的确如此,不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有义务保障幼儿接受性教育的权利。性教育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了解幼儿性教育的,帮助幼儿真正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职责所在。

一、幼兒需要进行性教育的依据

(一)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必然性

我国性教育专家阮芳斌说:“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孩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对事物的各种观念开始形成,其中包括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1]幼儿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期。按照弗洛伊德对性欲发展五个阶段发展的划分,3-6岁幼儿正处于五阶段中的“性器期”,幼儿的性别意识萌发,开始对性进行初步探索,他们会触碰自己的性器官并感觉到快感、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都体现了幼儿对性教育的认知需求。这个时期的幼儿需要身边的老师或者父母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所以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需要及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的要求。

(二)幼儿对性知识的好奇与渴望

在幼儿园中,幼儿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她那里怎么和我长的不一样?为什么男生女生嘘嘘的方式不一样?为什么女孩有长长的辫子,而男孩却没有?我真的是爸妈从垃圾站里捡回来的吗?”,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形成性别刻板印象的关键期,幼儿提出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起源感到好奇。当他们抛出问题时,就是家长和教师因势利导进行性教育的恰当时机。如果这时父母随便编一个理由或者训斥幼儿,孩子就会容易受到歪曲解答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对性的科学认知,还会给后期的青春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幼儿拥有接受性教育的权利

从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幼儿实施性教育是保护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要。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共同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明确了全面性教育的六大关键观念。针对不同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最小年龄段为5-8岁。[2]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性教育标准(欧洲版)》,该标准把性教育分为8个领域,年龄分为0~4岁、4~6岁、6~9岁、9~12岁、12~15岁及以上五个阶段。[3]该文件将婴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的对象添加进来,为儿童性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了婴幼儿获得性教育的权利。

二、幼儿性教育的内容

对幼儿进行性教育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其进行性教育需遵循适宜性原则。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对幼儿的性教育内容具有制约性,幼儿性教育内容一定要区别于青少年,并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学前阶段的幼儿还没有出现第二性征,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性教育的内容同青春期或成人性教育的内容应有所区分;[4]幼儿性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性生理基础知识、性别角色及情感的教育、性保健及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

(一)生理方面:认识身体的教育

幼儿应科学认识人的身体,了解隐私部位、身体的外形、各个部位和生殖器官的特点、初步了解生殖器官的功能、与同性别及异性幼儿身体部位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了解人类繁殖等性生理知识,以满足其性器期相关需要,形成科学的性观念。教师与家长须帮助幼儿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喜欢并接纳自己的身体,不因身体和外型歧视和攻击他人。

(二)心理方面:幼儿的性别认同以及性别角色的教育

幼儿的性别意识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需要幼儿后天从身边的环境,以及社会中逐渐建立起性别角色,所以后天对幼儿进行性教育至关重要。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即: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幼儿的性别认同为第一阶段,即幼儿能够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性别,能够识别他人的性别,如何区别男孩和女孩。性别的稳定性指幼儿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时间的发展,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着时间和年龄变化的。性别的恒常性指的是幼儿明白性别不会因为人的外貌、发型、外表和改变的。如女生剪了像男生一样的短发,但她的性别还是女生。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总的看法。比如男生一般担任军人、建筑师等工作,女生担任护士等耐心的工作。男生一般喜欢汽车、穿简单大方的衣服;而女孩一般扎长辫子、喜欢洋娃娃、力气比较小等等。虽然男孩女孩的不同之处甚多,但是幼儿应该认识到两种性别特质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必走向性别角色建立的极端,两性可以相互兼容,取长补短。

(三)保健与防护:自我保护教育

这一部分的教育内容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幼儿对排泄以及生殖器官建立正确的态度,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明确指出:“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擦屁股的正确方法;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这条建议也体现了幼儿掌握身体的安全保健知识以及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教师和家长应该教会幼儿有关排泄的科学知识,如排泄前的准备、排泄的姿势、排泄后的清洁;其次,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清洁自己的排泄器官和隐私部位的方法,可以进行清洁的场合,告知幼儿隐私部位有任何不适或者受伤要立刻告诉成人;最后,教师和家长需要教会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有防卫意识。让幼儿知晓必须具备的安全保健知识,如:幼儿不能在其他人面前随便脱裤子或赤裸身体、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相信陌生人、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未经父母允许不和陌生人共处一室。发生以上情况时立即向周围呼救,回家告诉父母。

三、如何对幼儿实施性教育

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在哪里教,谁来教,怎么教,都是我们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将从教育主体、实施途径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幼儿园、家长和社区需形成三方合力

1.幼儿园

幼儿园是幼儿性教育的主要实施主体之一,在进行性教育时,教师自身应对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态度,具备科学的性教育知识。首先,环境是幼儿的“第二位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来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合性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进行环创时增加“认识身体”的小板块、在图书角新增加有关性教育的科普书或绘本,如刘文利编写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园方可以购买供家长和小朋友课下借阅;其次,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将性教育融入五大领域的课程中,如“正确排泄和清洁隐私部位”与健康领域紧密相关,性教育中“认识身体以及了解人类的繁殖过程”与科学领域密切相关,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以游戏为主要方式进行,从幼儿的兴趣、经验生发课程。

2.家长

家长是对幼儿实施性教育的另一大主体。许多问题都会伴随着日常生活产生,所以,家长根据幼儿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因势利导的机会也就更多,由此,家庭也是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主要场合之一。在进行性教育之前,家长要端正态度,明白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树立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意识。首先,在幼儿提出有关性知识的疑问时,家长要自然接受,不能训斥辱骂孩子表现出过激反应。在回答幼儿的问题时,应用幼儿可理解的方式,适当的给幼儿科普,把握好回答问题的度;其次,家长应承担在幼儿园不便进行的需要在隐蔽空间进行的教育,如帮助幼儿认识清洗自己的隐私部位。最后,家长还可通过公众号、育儿杂志、科教视频等渠道学习如何科学的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3.社区

社区也在学前儿童性教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首先,社区应加大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宣传,如举办宣传专栏;其次,社区应针对父母定期举办一些科普儿童性教育的讲座活动,让父母去学习幼儿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规律,采用科学方法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性教育;最后,社区可组织幼儿来参加有关性知识的亲子课堂,辅助家长和幼儿园进行性教育。

(二)实施形式

1.图画书

目前实施性幼儿性教育最广泛的途径是绘本,因为它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还易于成人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家长和教师在挑选绘本的时候应考虑幼儿的所处年龄段,挑选符合幼儿现阶段性需求的绘本。如《小威向前冲》是有关人类生殖的绘本;《小鸡鸡的故事》和《乳房的故事》可以满足幼儿对性器官的好奇心,是有关性别角色教育和性保护教育内容的绘本。

2.童谣

以童谣为媒介来对幼儿实施性教育时,幼儿可以用耳朵倾听,用脑袋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首先,童谣相比其他实施途径,能够更好的调动幼儿的其他感官,它本身的优点就在于既有输入也有输出。这种方法使幼儿能将童谣中包含的性知识进行内化和表达,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内容;其次,童谣篇幅短小,内容简单,贴合生活易于识记,便于幼儿学习。另外,童谣带有一定的韵律,朗朗上口,教育影响持续的时间更长,教育效果也更好。[5]

3.动画片

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父母或教师遇到一些繁难的性教育知识如人的繁殖和生命的孕育这种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家长通过口头的表达并不利于儿童理解,有时家长有关这方面的性知识比较薄弱,不能很好的进行科学解释,羞于讲出口,这时动画片就派上了用场。动画片既可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又直观、可以将很难的知识简单化,通俗易懂。

4.性游戏

幼儿喜欢游戏,更常从自身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生发游戏。如幼儿看到身边有宝宝降生,就会对生命的起源这个问题而感到好奇,并想要在角色游戏中再现该情景,如生宝宝游戏。所以,成人需正确看待幼儿的性游戏,还可将性游戏作为对幼儿实施性教育的途径。加强幼儿对性知识的理解,这种呈现知识的方式也更加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参考文献

[1]魏巍,罗晓飞.浅谈幼儿家庭性教育的方法[J].时代周刊,2007(9):69.

[2]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ER/OL].http://www.sexualh ealth-education.cn/Resourcesview/381/.

[3]WHO. (2010).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and BzgA. 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 a framework for policy makers, educational and health authorities and specialists.  BzgA, Cologne.

[4]彭曦.我國幼儿园性教育内容体系建构[J].开封教育学院报,2018,38 (04):215-216.

[5]任雪敏,谢宇飞,李云萍.童谣在幼儿性教育中的应用及分析[J].教育观察,2019,8(12):15-16+49.

作者简介

陈胜男1997,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教育硕士,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幼儿英语,教育政策,幼儿园课程等,单位邮编:上海市200234。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