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运动队的建设

2021-11-24 09:27李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中建设

摘要:推进体教融合,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其中“常赛”,就是要求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班赛、校赛、联赛等,推广普及竞技运动。班级体育运动队是最小的最基层的校园参赛单位。高中阶段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意义。体育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如何针对高中生群体特点建设好班级运动队,做好高中班级运动队的“教会、勤练、常赛”是新课标下高中学校体育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班级运动队;建设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愈发受到重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支持大中小学校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基础上建设学校代表队,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课程要聚焦“教会、勤练和常赛”。养成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享受运动的乐趣,积极参加竞赛,在比赛中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班赛、校赛、联赛等,形成良好的班级体育文化氛围。

一、建立各项目班级运动代表队

(一)确定运动项目

首先要确定项目。在确定项目时应考虑到学校每年有哪些校内比赛。成立运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争取班级荣誉。没有比赛学生学习、练习运动技能的积极性将大大折扣。就目前的一般情况是高中一学年必须举办至少一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和球类运动会。大多数学校一学期田径运动会一学期球类运动会。那么班队中田径队是首先要成立的。田径运动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其中包括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小项目。球类一般篮球、足球、排球这三大球举行比赛较多。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学校比赛比较普遍。在体育界有一种说法“田径苦,体操难,球类最好玩”班队中球类比较好组建,学生积极性也较高。

(二)挑选队员

班级运动队面向班级内部挑选队员,选择面很窄,造成选材相对困难。在这方面没法与校队的选拔相比。选人一是看有没有基础,二是看喜不喜欢这个项目,愿不愿意来训练。有基础的固然很好,同时有些优秀同学还可以考虑担任队长等职务,带领其他同学训练比赛。那些没基础的只要喜欢这个项目愿意参加练习也可以吸纳。学生的态度放在第一位。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特别是组建班队的目的意义。体育任课老师要从专业的角度给予组队建议和选队员建议。

二、建立班级运动队的管理制度

班级运动队是班级的一种训练组织和教育组织。应根据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有利于规范学生,参加训练的行为,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舆论,促进班级运动队成员的自我管理。重要原则是不能影响学习成绩,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一)训练制度

制定严格的训练安排,要充分利用训练规定的每周、每次的训练时间。做到训练时认真训练,学习时专心学习。不随意改变训练安排、占用队员学习时间。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缺席训练,不耽误学习。

(二)学习成绩检查制度

一般可以规定月考或半期作一次分析,了解队员上课出勤、作业完成、考试成绩等情况。发现问题,体育任课教师、班主任及时向学生提出改进要求。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习成绩下降要督促鼓励。班主任和该班体育任课老师要及时做好沟通。

(三)参赛规定

根据比赛的任务和规模大小,应对参加比赛的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统一行动、遵守纪律、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一致、振奋精神、顽强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等。

(四)与家长的沟通制度

单有学生自己和学校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家长支持和配合。家长非常关心孩子,一怕影响学习,二怕累坏身体。体育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向家长讲明组队训练的目的、时间、方法等具体事宜,消除家长顾虑。班主任要特别把握了解班队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适当给学生补课,不耽误学习,保证训练成效。

班级体育任课老师和班主任都应该是班级运动队管理的核心。贯彻执行运动队规章制度要做到将班级运动队打造成严格要求,严格考勤;民主管理,舆论监督;人人自律,团结友爱的队伍。

三、落实班级运动队教会、勤练、常赛

高中学生学习紧,班级运动队训练需要时间,恰恰缺的就是时间。只有高效利用计划时间,积极挤时间,努力争取时间训练,才能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一)教会——体育课堂教学

牢牢把握好体育课堂教学,特别是选项课。高中体育新课标指出“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并结合师资、学校体育传统和运动场地设施等情况,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学。”对于能进行体育选学走班的学校,教会班队运动技能的问题比较好解决直接鼓励班队队员到相应项目班学习。对于不能开展体育选学走班的学校,就需要体育教师在选学课教学时以班队为小组组织班内分项选学教学,老师分别指导。这对体育老师一专多能的要求较高。

(二)勤练——课外体育锻炼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每天锻炼一小时也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要求的,也为班级运动队的持续训练奠定坚实基础。班主任要和体育任课老师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每天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班队学生积极高效地练习。班主任是组织者,体育任课老师是指导者。可选运动技能突出的同学担任队长,负责平时的训练。体育任课老师可以为所教班级班队认真制定训练计划、指导组织训练课的进行,努力在有限时间内提高训练水平。

(三)常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比赛

包括班级友谊赛、学校校运会比赛、学生团体自发比赛等。“常赛”是体育独特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常赛”不光是组织体育比赛队员参赛,更是组织后勤保障人员,安全监督等人员全班参与,观看、呐喊、加油。让班级运动队比赛促成良好的体育文化形成。班主任应该做好组织与后勤工作,体育任课老师做好教练工作有序高效安全地完成好每一次比赛。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进步最快,努力程度最强,接受知识最多,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阶段。体育运动比赛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建设好班级运动队,需要班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解决好选项、选拔、制度问题,解决教会,勤练,常赛问题。学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身体状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良好班级体育文化形成,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利.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第二小学课余训练过程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姜智辉,徐德郑.浅谈高中阶段体育运动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 -12-10.

[3]李小偉,汪瑞林.全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19-11-29.

[4]刘银芳.农村小学运动队高效训练的初步探索[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02-15.

作者简介

李胜,男,汉族,四川成简阳,中学体育一级教师,大学学历,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高中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