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4 09:27吕国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教育信息化疫情

摘要:教育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教育扶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习近平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视角以及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结合当下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运用,深入探讨了疫情期间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表明: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1)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匮乏;(2)课程体系混乱,难以有效衔接;(3)本土师资薄弱,外部依赖性强。提出以下对策:(1)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素质教育;(2)因地制宜完善线上课程体系;(3)加强师资培训,做好本土教育.

关键词:疫情;教育信息化;教育扶贫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教育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的停课停学也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不断实施,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本次疫情期间由于落实“停课不停学”的理念,教育信息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可能保障疫情期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一、文献回顾与提出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我国多数学者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张晓妍(2020)指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城乡差距较大,并且部分课程资源短缺,应该注重城乡协同发展以及积极建设网络资源平台;谢莉莉(2020)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信息化存在信息资源滞后、教师信息素养及能力不足、高职院校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针对以上问题应该进行不断完善。而欧阳志迁(2020)指出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当前村小教师素质需要不断提升才能顺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当前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问题缺乏科学的实证分析,问题及对策的提出缺少科学的论证环节;其次,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很少将此问题与教育扶贫、贫困问题相结合;最后,当前的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多停留在教学秩序正常时期,针对特殊时期譬如以疫情为背景的研究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提出的问题是:贫困地區多年来建设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在把本次疫情中发挥了什么样的做样?暴露出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二、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视角

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进行梳理,选取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论述,并运用此理论视角对疫情期间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出重要的思想理论论断,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的内容为:第一,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第三,扶贫要注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第四,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本文重点分析习总书记关系教育信息化的论断,习总书记高度强调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主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本文基于习总书记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于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作用,并且结合当下疫情背景,考察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成果以及在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凉山州W县某校,选取此方法是因为该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表现为:该校教师队伍层次丰富,具有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能够最大化地反映出不同年龄段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地态度;并且该校的教育信息化具有一定的实施基础,更能反映出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 研究数据及来源

本文共对8名教师进行受访谈,受访者均来来自W中学,该所中学是一所综合学校,因此在抽样时兼顾普高类型以及职高类型的。在年级类型上,主要选取非毕业班,以高一高二为主。该学校的情况是普高版采取全省统一的网课形式,而职高班则采用本校教师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网课。

三、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

(一)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匮乏

当前贫困地区疫情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内容均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内容极其缺乏,甚至根本没有开展相关活动。部分任课教师仍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上网课”,因此将线下教育原封不动的搬到网上,造成效率低下。教育信息化思维较为匮乏,贫困地区的教师并未能结合此次疫情对学生开展卫生、爱国等相关主题教育,而只是简单的传授课程知识。

(二)课程体系混乱,难以有效衔接

贫困地区在此次疫情过程中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内容安排缺乏预见性与规划性,在四川省统筹安排下才开始开展线上教育;其次,网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讲内容十分局限;最后是网课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较大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及习惯,因此衔接性较差。

(三)本土师资薄弱,外部依赖性强

在本次疫情期间,暴露出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短板,具体表现为:第一,本地师资薄弱。前期线上教育并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地教师对网上平台以及直播平台的使用技能欠缺。第二,本地教师对外界直播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课后辅导工作并不及时,对学生在直播课程中的疑惑并不能及时解决。

四、对策及建议

(一)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素质教育

在我国贫困地区,长期以来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所以在此次疫情中,仍然为应试教育。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素质教育,最大程度利用好教育信息化平台。

(二)因地制宜完善线上课程体系

当前贫困地区要结合本地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学生学情的线上教育课程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弥补贫困地区师资短缺以及教育观念落后地问题,教育信息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硬件设施的普及阶段,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挖掘互联网资源,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加强师资培训,做好本土教育

第一,政府及主管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师资培训投入,提供多种教师技能培训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多媒体使用的技能;第二,学校应该重视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教育课程,要重视本土教育的开发和本土教育人才的培养;第三,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以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要增强职业责任感,做好线下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

吕国庆1995,男,汉族,河南灵宝,硕士研究生,农村社会学,四川大学,四川成都,邮编,610065

参考文献

[1]张晓妍,乜勇.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网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02):180-183.

[2]谢莉莉,龚家举.高职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4):57-59.

[3]肖力.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20(08):34-40.

[4]王浩,唐蒙,王树恩.当代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网络信息化模式——基于“互联网+高职教育”的融合机制、时代变革与创新发展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06):137-143.

[5]陶文玲.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157-161.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教育信息化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