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研究

2021-11-24 10:53陈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科学

摘要:社会主义從产生到如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探索。同时,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诸多原创性贡献,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首先,从革命道路问题上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做出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深入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为后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观点,教育党和红军要看到中国革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本质,而不要被反革命暂时的强大的现象所迷惑;毛泽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句成语描绘了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到来的景象,同时用三个句子生动的句子描绘了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景象: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通过形象化的描绘,毛泽东批评了当时党和红军中存在的悲观右倾的思想,同时也告诫不能患有左倾急躁病,进而号召党和红军满怀必胜的革命信念和意志、开展切合中国革命实情的革命武装斗争,迎接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这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深刻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其次,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提出从“无产阶级”到“工农联盟”。中国革命的特殊国情逼迫中国共产党转战农村和山区。无产阶级如何与农民阶级形成协作,如何说服和领导农民阶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就成为中国革命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重要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最初认为农民阶级的保守性决定了其革命作用是微弱的,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农民阶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阶级是“最不能发挥革命首倡精神的阶级”,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然而,在1850年总结巴黎工人起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他们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才逐步发展了“工农联盟”的思想。最后,在国家政权问题上提出从“无产阶级国家”到“新民主主义国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中,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民族和国家都将会消亡,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立的“无产阶级国家”,只是为了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为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走向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然而,中国的阶级结构并无法演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简单对立。因此,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目标设定上,中国共产党给出的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方案,从而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根本条件。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决定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因此,中国的无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而且还存在着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就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政权只能是“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基础问题上提出从“消灭私有制”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到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扑面而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理论提供了实践的成功样本。遵循这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向着这个理想社会前进,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远大理想。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从而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百年来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不断开辟21世纪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N].何海根.学习时报.2021-07- 07(002)

[2]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N].黄茂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 23(004)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N].秦刚.文汇报.2018 -02-28(012)

作者简介

陈彤(1997-),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法学硕士,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三农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科学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