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月照街道“五强五心”助推党建稳脱贫

2021-11-24 10:53颜俊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党建

摘要:月照街道“五强五心”搭“五桥”建“五心”做实易扶搬迁“后半篇文章”,助推党建稳脱贫。

关键词:五强五心;易扶搬迁;党建

钟山区水月园区易扶安置点主要安置金盆、保华、木果、青林4个原深度贫困乡镇群众602户2779人,安置点建设以来,月照街道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组织工作路线,对照“一构架三清单”及和谐活力社区建设标准,以强化“五大体系”和“两个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工青妇所能助推新市民追梦桥建设,积极引导易扶搬迁群众适应城市生活,加快市民化进程,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强化基层党建,搭建市民意愿培养融合桥,让搬迁群众对未来“坚定决心”

钟山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组建了街道工作专班主体抓、社区党支部具体抓、组长楼长包干抓”的组织体系。在易扶安置点成立幸福里社区党支部,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坚持强中选强、优中选优的原则,配齐配强“两委”干部(注重对外引进有丰富基层治理经验的居委干部,注重从易扶点选拔责任心强、能力过硬的搬迁群众中选拔人才,以实现先进理念和群众自治治理的有机结合),坚持“党建带群团建”工作思路,成立了工会、妇联、健康养老、邻里互助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组团式服务,推动党群互联共建;按照“定岗、定人、定责、定任务”的模式,设置4个网格和2个楼栋党小组,实现“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居委会+居民小组+志愿者”上下衔接服务网络,确保每一名搬迁群众都纳入网格化精细管理,并整合工青妇等资源,创办新市民追梦桥书屋,

二、强化文化服务,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让搬迁群众精神上“感到舒心”

搬迁群众自发组建117人的4支文艺队伍,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移风易俗教育和自主创新教育”三项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搬迁群众自发组建山歌队、快板队、舞蹈队、小品表演队,通过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创作40余首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歌,颂写了30余首歌颂党恩的诗词,编写了10余个脍炙人口的快板小段。安置点成立了“品味农耕文化园”,从搬迁群众中收集各种古老农具、生活用具、手工织品和民间乐器,让他们怀揣念想留住乡愁、展望未来融入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期开展“融入新风尚,争做文明人”宣传教育,使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市民”生活;配套设立了“妇幼之家”“青年之家”“青创汇”等活动阵地,组织搬迁群众开展“刺绣”“创业创客”等课程培训,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儿童活动中心、“四点半课堂”、打造了国家级爱心托管班(榮获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挂牌)等公益场所,开设兴趣爱好班级,切实为务工群众解决照顾子女、辅导子女的后顾之忧。

三、强化公共服务,搭建群众排忧解难“连心桥”,让搬迁群众保障上“住得放心”

围绕搬迁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搬迁安置地“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两个阵地,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质量,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设以户籍、就医、民政、社保等9个窗口为一体的多功能党群服务大厅,配备10名人员坐班服务,实行窗口前置、服务前移,确保社保事务就近办理,打造“一站式”服务更加方便群众。建设完成1所5120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生就学的幼儿园,配备教师9名,目前已开班3个,96名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建设300平方米卫生服务站,配备基本医疗设施,安排4名医护人员24小时定期开展送医、送诊、送药服务。联合区人民医院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通绿色通道,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政策,有效避免了搬迁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盘活安置地临街空房15间,建立农贸市场和餐饮店,同步引入“E惠超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凭卡购物享受最大折扣,满足群众基本生活所需。配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娱乐室、棋牌室、按摩设施、阅览室一应俱全,让群众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有去处、有设施、有人气,特别是让282名搬迁老年人老有所养,尽享天伦之乐。

四、强化社区治理,搭建群众权益维护“平安桥”,让搬迁群众生活上“过得安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引导搬迁居民自发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居民自治,确保安置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组建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58名有热情、有责任老年人自发组成服务队,自愿协助管理“品味农耕文化园”,宣传引导居民崇尚文明新风,共同参与居民自治;组建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队。60名文明卫生户、留守妇女自发组成巾帼志愿服务队,引导群众开展“三新一清洁”活动,对辖区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打扫,监督和管理搬迁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营造整洁文明的生活氛围;组建治安巡逻志愿者服务队。90名搬迁群众自发组成服务队,24小时对小区治安进行不间断巡逻。在人防的基础上,安装高清监控探头67个,实现24栋楼51个单元安全监控全覆盖,营造搬迁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组建文化宣传自愿者服务队。由搬迁群众自发组织成立“幸福里文艺表演队”,围绕邻里互助、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利用山歌、舞蹈开展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文艺活动,引导搬迁群众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好、感恩党中央好,激发内生动力,自觉参与社区建设,发扬奋斗精神,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平安生活;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联动易扶点周边青年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者、搬迁群众青年志愿者组织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搬迁群众中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为留守儿童开展照料和学习辅导服务等;组建职工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社区两委成员、小组长、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等组建职工志愿服务队,对搬迁群众技能提升、外出务工推荐、困难帮扶等进行点对服务。

五、强化就业培训,搭建群众创业就业“致富桥”,让搬迁群众发展上“充满信心”

聚焦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和安居乐业,重点在推动搬迁群众就业上下大力气,确保搬迁群众有业可就、有事可成、有钱可赚。用好公益性岗位促就业。利用保洁员、劳动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家庭困难户就业90户138人,确保搬迁稳定;用活自主创业促就业。动员有一技之长18户36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抓好劳务输出促就业。积极与区就业局联动,收集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向广州、湖南等地输出务工人员245户416人,促进就业增收;统筹周边务工促就业。与周边企业达成用工协议,利用居委微信公众号、创业就业微信群、宣传栏等方式发布用工信,解决临时就业安置92户315人,开展家政、电工、鞋帮加工等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培训4期,解决就业97户313人,大学毕业考取事业编和公务员8人,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目前搬迁群众中542户1257人劳动力中已解决就业542户1226人,户均就业100%,人均就业97%,每户每月就业增收达2000元以上。确保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实现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作者简介

颜俊梅,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553000

猜你喜欢
党建
浅谈电力企业党建工作问题及解决途径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试论政工工作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中的应用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