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舞蹈鉴赏的探讨

2021-11-24 05:08彭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体系建设出现新要求——美育对于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健康体魄、高尚情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格有了举住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教育体系进行创新,立足高校“舞蹈鉴赏”美育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进行分析,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与美育的融合,通过合理有效的融合,对学生健康成长,社会积极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舞蹈鉴赏;文化自信

一、课程思政——文化自信

关于课程思政,各大高校讲究道德素养与专业课程结合发展,注重形成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的发展理念。而思政课中离不开中国博大精深的上下五千年文化,文化自信作为当前社会发展重要的软实力,这种文化自信素质更不能缺少。因此,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中华文化是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智慧,对大学生人格、三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文化自信是一种深层次的自信,通过课程思政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使学生具备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个体与国家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美育课程——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动作、造型以及表演,激发学生美感,引导其审美趣味、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的提高。舞蹈鉴赏教学中,学生并非被动接受,而是对舞蹈、音乐等进行主动联想与接收,扩展艺术想象力,学生作为鉴赏者,能够被优秀舞蹈作品所感染,情感得到宣泄、学习压力得到释放,获得美感与精神上的满足感。舞蹈鉴赏课无疑是高校美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舞蹈鉴赏课程的学习,能够通过审美、欣赏等教育,引导学生塑造艺术气质,培养审美修养,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

三、芭蕾舞《半条被子》舞蹈鉴赏案例分析

红色舞蹈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在传承红色记忆、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等多个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从舞蹈创作背景角度融入课程思政

北上抗日的红军肩负着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重任。一双双脚底板走出了万里之遥的长征路,一次次风餐露宿却坚定地传递着我党救国救民的政策,一场场战役让世人看到了前仆后继者的坚定信仰和勇敢信心....草鞋磨破了脚底,饥饿侵袭若肝肠,严寒与敌人阻碍着前行之路,无数战士衣不蔽体,就是这样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却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者的信仰一收拾旧山河,建立新中国!《半条被子》讲述了“一位老大娘,三名女战士,屋内风霜,窗外雨雪,一进一送,却是棉被暖身,红烛暖心。革命年代,军民同心,一条棉被,一边送,一边推,都是真情;军号响,军令亮,一剪声响,一被两半,双行热泪,满心挚诚。”作品情感上主要把握两条脉络,一是红军对群众疾苦的感同身受的关切之情,二是群众对红军的感激之情。先体现红军长征时的“冷”,再表现共产党和老百姓之间的“暖”。只有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这一“冷”一“暖”,让观众感受到鱼水情深的感动。于观众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课。

(二)从舞蹈动作语汇角度融入课程思政

在《半条被子》的动作语汇中,出现了大量芭蕾动作的变形,从现实的战斗生活中提炼、加工、创造的新的动作语汇。编导用智慧巧妙地在西方芭蕾的形式下注入了中国的革命元素,用艺术的手段融合不同的文化,彰显出艺术之美。例如,芭蕾舞中如何塑造一位中国农村的大娘的形象,对演员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古典芭蕾为了表现浪漫、虚无、飘逸与梦幻,上半身的动作通常会相对柔软。但是这种柔美不足以表现出革命的斗志,因此在《半条被子》当中,演员的上半身要更加挺拔,突显刚毅与力量。然后就整个作品虽为芭蕾舞,但为了更加凸显中国红色题材,其中大娘的动作已经弱化西方芭蕾舞元素,更多的是偏向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娘没有穿芭蕾舞鞋、没有立起足尖、没有芭蕾姿态,更多的是那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路线也是走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路线规则,彰显出中国古典舞神韵之美。通过芭蕾中国化与民族化的过程,也是动作语汇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技术语言交汇、磨合与生成的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演员与编导避免了不同身份角色的正面冲突,避免舞蹈出现四分五裂的现象,反而在交汇过程中做到了差异共生。突出时代创新精神,因为存在这样一种创新的意識与精神推动着整部舞蹈动作语汇的形成,最终才能成就出被大家所热爱的经典舞蹈作品。

(三)从舞蹈内在精神角度融入课程思政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半条被子》舞蹈中能够发现多处革命精神与革命斗志的片段,通过这些动作语汇影射历史,将为人民服务与革命精神贯穿于全剧,欣赏舞蹈时不禁热血沸腾。例如“离别时大娘怎样都不要女战士被子”的舞句:“军令响,战士们奋然起身,离开前,决定把仅有的一条被子留给大娘御寒,但她说什么也不肯要。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摸出一把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两半。”剪下来的看似是为了给予大娘温暖的被子,但是更深层次留下来的是为人民着想的火热真心。战士们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半条被子》里深深藏着共产党人的初心——谁赢得了群众,谁就赢得了人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舞蹈《半条被子》让我们看到了党和人民同甘共苦、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法宝。

四、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不断推进着校园文化的发展需求。新形势下,高校应该凝聚更多的力量,充分利用好红色舞蹈的作用,全面开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作。红色舞蹈通过运用肢体语言,艺术地抒写红色精神,将积极的民族精神表达出来,将高昂的革命精神再现出来。鉴赏红色舞蹈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推动高校的思政教育更加深入,真正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面发展,形成多学科共同协作的思政教学体系,为我国培养出专业能力较强、思想意识过硬、具有中国社会主义鲜明特色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听总书记讲述“半条被子”的温暖,用舞蹈诠释共产党人初心[N]北京舞蹈学院2020-09-12020第84期

[2]向敬之.“半条红军被”里的初心[N].长沙晚报,2021-07-16(011).

[3]王晨露.课程思政融入舞蹈鉴赏的探讨——以革命题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22):45-48.

作者简介

彭丽(199405),女,土家族,湖南,辅导员,硕士研究生,重庆工程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注释

①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