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路径

2021-11-24 08:09张文博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难点商业银行

张文博

摘要:当前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逐渐与金融行业相融合,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挑战。为此,商业银行要转变以往的经营模式,加强数字化推广,全方位应用金融科技,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展开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难点;路径

前言:

数字经济的发展,转变了用户的生活习惯和金融需求,更多客户逐渐青睐于线上消费。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将数字化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加速应用,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在文化理念、存量资产处置以及业务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冲突逐渐凸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转型的推进。因此,商业银行需积极探索,找到一条适合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1. 金额科技的发展

金融科技主要指的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影响下,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出现的新产品服务、新兴业务模式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智能金融技术是金融科技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减少银行员工的重复劳动,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通过融资中介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息不对称等,使得银行的业务目標范围排除了诸多融资者。而随着现今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直接完成交易,不再需要中介,为更多的融资者提供了渠道[1]。同时,金融科技还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拥有还款人的大量行为数据以及较低的金融服务门槛等独特优势。科技的深化改革不断在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方式,商业银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位置,就需要积极进行转型发展。

2. 5G的催化作用

5G时代的到来,使得商业银行的服务种类更加多样,服务渠道也在不断增加,投资者也能够选择更为多样的金融服务,这也导致了商业银行内部竞争的加剧。同时,利用5G投资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下载很多商业银行APP,每个银行可以无障碍引导客户办理线上或者柜台业务,造成商业银行获客竞争加剧,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强化服务质量和效率,才能吸引到更多客户。5G可以连接诸多事物,并且不需要实物接触,而是利于人脸识别技术、声控模式以及指纹解锁等高科技理念联系各个经济主体,进而高效满足客户需求。5G时代对银行业务办理有更高的技术需求,传统的银行卡和U盾等业务办理载体已经落后,商业银行不断创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是必然趋势。

3. 大众生活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结构不断在升级,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9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网上零售额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2.7%,总的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65.1%。消费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助力,并且网上消费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2018年底我国4G用户已经11.7亿,2017年底,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电子交易笔数已经有三分之一为手机银行交易[2]。居民的生活习惯不断在发生数字化变革,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金融,美团、饿了么让人们吃得更加方便,微信、支付宝实现了无现金购物、专车让出行不是难题,数字化生活成为新的模式。

4. 疫情的影响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对用户习惯的转变有着很大的催化作用,在疫情期间,为了满足客户线上的金融需求,多家银行不断优化线上服务,升级手机银行APP。商业银行还为抵抗疫情添加数字化服务内容,像实时更新疫情状况、设立专项贷款、以及建立绿色应急服务通道等,有效满足防疫科研资金、物资生产等需求。通过疫情让银行更加清晰的看到数字化将成为未来不可取代的银行服务模式。当前大部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刚刚开始发展,服务范围还比较狭窄,只有部分业务可以线上办理,很多线上客户都是线下转变而来,银行利用数字化吸引新客户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疫情让用户更加青睐无接触式银行服务,也会促使银行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变革。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1.银行网点创造力较低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很多银行网点的智能化改造进度较慢,商业银行需对网点进行建设,以及相应的运营和管理,这就需要花费大量劳动力。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导致银行网点的经营成本随之增加。同时,银行网点受地域覆盖面窄、人工效率较低、交易低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网点的经营基础渠道不断被边缘化,其价值创造能力和利润持续受到新兴互联网行业的挑战。

2. 数字化基础较差

商业银行虽然具备大量完善的数据库,但当前的数据工作单单只是为了保持数据,而不具备整合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因为各个监管部门监管标准不同,所以银行内部的数据不仅缺乏统一的标准,也比较分散,并且很多部门之间的数据都没有实现共享,难以对数据进行整合应用,不能深入挖掘数据、提升其经济价值。

3. 金融行业竞争加剧

传统金融行业具有层级制、集中化、标准化的特点,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服务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要求其提供分散化、普惠化以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由于技术的催化作用,第三方支付工具、电信运营商、小贷、互联网公司等不断金融金融市场,个人金融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竞争者[3]。线上交易不仅受众较为广泛,需要的成本也比较低,这些竞争者对传统的金融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对于商业银行,从而使得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4. 数字化风险管控有待强化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管控一直是管理的重点内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数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艰难的挑战。如果出现信息数据泄露的情况,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流失客户的同时,还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风险,不利于相关业务的开展。同时,还应健全风险管理系统,在严格管控数据信息的同时,对所有信息进行风险评级,有利于决策者更好的作出决策,借助风控预警系统,及时了解相关风险信息,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另外,为了进一步丰富银行资源数据库,可以引入外部数据,这也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部分,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精准接入外部数据是风险管控的关键。

三、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1.构建合作生态系统

科技公司不仅拥有最顶尖的科技人才,也具备最为先进的科技水平,而商业银行的科技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实现与科技公司的深入合作,能够弥补发展中的不足。例如澳大利亚的四大银行建立了风险投资室,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业务创新。通过交易会了解用户需求,并在分析金融技术数据和支付业务活动中实现投资与合作。如工商银行与京东达成协议,实现在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消费者信贷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星展银行以智能手表为载体,在新加坡小学内部建立支付体系,帮助家长监控孩子的日常消费情况,并提供消费报告[4]。

2. 技术融合降低成本

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业务中运营、推广以及获客成本大大降低。随着第三方支付、金融投资以及网络信贷等金融服务的产生,对大众的金融消费观念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普惠金融业务和小额消费信贷业务需求越来越多,而相应的客户户管理、人工服务以及风险控制等成本也在随之增加。构建信用风险模型和建设大数据信用信息,能够有效识别客户价值。同时利用客户管理系统,创建金融信息服务工具,能够依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自动的交互计算,并对投资模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决策方案,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服务的成本,也有利客户体验的提升[5]。另外,借助社交媒体进行整合营销,实现对客户交易过程的精准识别,再开展相应的产品推广,进而为客户带来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3. 构建数字化转型评估机制

健全数字化转型评估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构建与数字化变革相匹配的数字化转型评估机制。所以,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充分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保障数字化转型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同时,既要对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也要对细化的不同领域进行评估,实现整体与局部的相互统一。另外,要保证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标体系的多维性,不仅能够与企业数据进行横向对标,也能够与历史最优数据做纵向比较,充分反应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发展形态。

4. 数字化构建组织机构

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专门的数字化部门,统一协调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工作。但同时也要重视原有的组织机构与转型能否相匹配。因此,商业银行要想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就需要重构数字化组织机构。商业银行需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部门协调联络机制,并不断改进端到端流程,提升流程处理速度。同时,要尽量缩短业务需求和业务投产的距离,不断提升产品的研发能力,对产品进行落实即部署。另外,要有效强化组织机构的灵活性,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做出合理的金融反应。

5. 加强信息管理

虽然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等机构化数据,比较易于开发客户,但随着互联网网页和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不断增长,商业银行逐渐不具备信息优势。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构建专门的信息处理团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积极开展新型技术的业务运用。同时,不断进行数据开发和信息运用,优化信息运用方式,逐渐转型为信息中介。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有较多的系统种类,一类主要为内部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一类是面向客户的业务信息系统,从中产生了大量的银行信息[6]。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方面需求也在增加,银行业开发出了更多的信息系统,也导致更多银行信息产生。这些系统产生的信息比较分散,不利于信息交流和共享,所以商业银行必须要强化信息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统一性和整合性,推动信息使用效率的提升,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

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方向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虽然是必然趋势,但在其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如商业银行的数字化部门构建会受到传统组织文化的影响;APP缺乏个性化,即使有较多客户下载,但却基本很少使用。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而随着市场的驱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必然是开放银行。即打破银行固有的边界,将银行服务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是说金融服务不一定必须出现在银行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任何地方。相信未来的商业银行一定更加开放,可以充分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因此,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通过交易和共享数据等业务功能,与金融科技公司和客户等合作伙伴,一起创新服务,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能力。未来的商业银行应具备开放金融能力、做第三方平台以及开放金融数据这三种模式。其中开放金融能力是指商业银行将自己的产品与合作方共创的产品融合,吸引更多的客户;做第三方平台是指作为银行和客户的连接点,开展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开放金融数据是指商业银行允许其他公司开发自身应用程度的接口,使其数据平台可以正常运营。

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中国银行业正在加速进行着数字化转型,但不同银行之间有不同的转型进程。数字化转型整体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在数据、观念、技术和机制等方面面临着很多挑战。特别对于中小型银行,不仅转型资源欠缺,科技能力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阻碍,并且缺乏转型经验。即使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困难,还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但未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前沿科技的助力下,一定会出现更多场景化、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势必会实现完美的数字化变革。

参考文献

[1]关巍.探讨当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下的渠道建设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6):150-151.

[2]程露瑩.“5G+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究[J].今日财富,2021(12):77-78.

[3]魏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研究[J].现代金融导刊,2021(05):22-26.

[4]尹炜.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产经,2021(04):27-28.

[5]吴飞虹.疫情冲击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南方金融,2020(12):63-70.

[6]杨茜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2):56-57.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难点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