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11-24 08:09范文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引导

范文杰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求“不言教令,归于自然”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有相通之处,不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建构出类似于“鱼牛故事”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知识观,对此提出几点想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寻找正确使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引导,小组探究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地位,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建构主义与悟学式教育法有相通之处。悟学式教育法的基本理念为“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强调以生为本,学生从知识和经验的角度出发主动构建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活学活用的过程。这与国学经典《论语》中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有相通之处。

二、建构主义基本观点与鱼牛故事

建構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角度进行论述。从知识观的角度来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一种理论和假设,它不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而是要结合情境再创造不能简单拿来主义;从学习观的角度来说,学生的经验世界丰富且各不相同,学生接受信息是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以自我理解为中心的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同样的信息在不同人经过不同知识经验加工的过程后,所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这也让莎士比亚的这句"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成为众人皆知的经典名言。从教学观的角度来说教学不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这三个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都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我知识的再建构,这也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鱼牛故事”。

鱼和青蛙生活在井里,青蛙在旅游回来后给鱼讲述了它见到的新奇物种牛,鱼没有见过牛只能用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来建构牛的模样,但这与牛真实的模样天差地别。如果把牛比作知识,那青蛙是老师,鱼是学生。很多时候在教学时会发现无论怎么教有些学生都无法建构出与教师一致的知识,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的智力问题而是因为知识经验的不同,正因如此作为教育者更加应该注重教学方式。这样的差异性正是美术老师要着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美术老师需要处于主导地位把握学生的正确学习方向。

三、建构主义下美术教育的几点想法

学校美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主要有三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培养健康审美理念;3.陶冶审美情操。总体来说,美术没有准确的答案和标准的风格,它是学生表现自我情感、发挥创造想象能力、展现审美价值的一个载体,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建构主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让培养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生活,丰富经验世界。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笔者通过批阅某中学九个班级美术课《动漫天地》第二课时四格漫画作业发现,对某一主题仅有5%的学生能够用新奇的绘画方式进行创新,接近25%的学生能够以第三人称的方式通过现实考试中发生的趣事进行创新编绘,46%的学生听取他人的想法或是“借鉴”某些漫画书中的内容完成绘画,其他近24%的学生作业呈现空白或未完成状态。由此可见,学生的眼界和经验世界需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生活中着重指导观察方法,在课堂中提供给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与探讨,训练学生的思维、观察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时间。在备课中,对美术课本中的图片、文字等应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上为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通过现代媒体技术,让学生从多种感官上感受美术的独特魅力。

2.进行小组式探究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中注重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浙美版小学美术课本中每一期均有一课及以上综合探索课程,为开展小组美术综合探索奠定基础。如浙美版五年级上册《悠悠老街》 ,贴合实际生活方便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外出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升孩子的成绩。刘素菊老师通过观察、探究和反思后在论文中总结道:“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小组式探究活动让父母抽出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也增加了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孩子更加清晰的建构新知识做好铺垫,也有利于提升孩子的交际能力。

3.为学生搭建平台,做学生的聆听者。通过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学生能够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教师通过搭建一个属于学生的平台,让学生自己来阐述自己的作品、思想活动,更好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心理,对症下药的纠正学生所建构出来的错误知识。拙尔美育之家汪囧老师曾总结美术老师的作用:“我们是儿童行为规范的观察者,内心需求的反应者,思想心语的倾听者,心灵成长的记录者,思想心声的反映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实践活动的准备者,学习环境的维护者,自主工作的支持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就是啥都不教!”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育学生的美术老师所倡导的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寻找真正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法则,做到“不言教令,归于自然”。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部分相通,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老师的教学研究方向,在今后的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将这几点想法进行试点实验研究,寻找适合当今教育教学的方法运用于实际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拥有健康审美理念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型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刘艳芹 ,栾述.“以人为本 "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05)

【2】温雪梅.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J].教学虚实,2013(05)

【3】刘素菊.有效陪伴 教育出优秀的孩子[J].育人经纬,2018(06)

注明:绍兴文理学院2020年学生科研项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上虞实验中学为例结题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引导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