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创新微探

2021-11-24 08:09常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工作创新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上升,而且也加快了新媒体行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在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中加入互联网技术,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本文将结合目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创新进程来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校学生网络建档,工作创新。

引言

党建工作之所以开展,是为了帮助高校学生培养更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成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工作之一。结合党中央提出的十九大报告,可以发现对于高校党建教育工作,我国党中央是投入了较高的要求以及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诸多改变,同时也为在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章结合信息化背景来浅析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中所蕴含的创新途径。

一 信息化背景对在校学生产生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依附于新媒体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一大表现。现实化时代的发展为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优势的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信息化时代在帮助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养成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工作產生一定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会处于一个较为开放的环境,形形色色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无差别的展现在高校建党工作过程中。那些积极向上的信息可以丰富建党工作的内容,为建党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发达,还可以使党务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就通过信息网络掌握一手资料,并且发布给相关学生。但是网络所展示的信息是鱼龙混杂的,除了积极向上的还有许多不利于建党工作发展,甚至危害学生价值观养成的信息也会一并的展现出来。这一现象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党员对于自身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养成也会对于党建工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党务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扭曲变形,从而不利于传播正确的舆论。

二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仅为高校党建的党务人员与学生党员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工作环境,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党建工作带来了相应的挑战。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时代中信息的传播活动是难以掌控和管理的,因此其传播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会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琢磨的。若学生缺乏正直的价值观来引导自身有区别的接收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就有可能导致其政治立场不坚定,党性觉悟较低,从而影响导致一类学生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可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的党建工作都没有开展较长的时间,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在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问题以及不足之处。举例来说,传统的党建工作一生搬硬套和强硬灌输为主,部分党务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另外在党建工作中也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而高校也没有提供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对于网络技术辅助党建工作的完成既欠缺,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配置。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进程缓慢。

三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建党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完善党建工作。

传统的党建工作不仅工作模式单一,而且容易使人枯燥乏味,工作效率也较低。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在进行党建工作时应该积极的进行创新,革故鼎新,积极的把信息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大学生日常建党工作的体系中。通过各种网站来及时的更新党建工作的信息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把信息化技术与党建工作相融合,从而实现网络化党建工作。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进行党建工作的宣传团结利用网络舆论来开展宣传,通过公众号微博等时下最为流行的信息化载体来进行党建工作的宣传与推送,打破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限性利用多空间的宣传来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

每个学校因为实际情况的差异,所以在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会存在着细微的区别。但是无论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为了帮助学校党建工作更好的开展,都必须结合该学校已有的硬性条件,努力把信息化背景融入其中开展适应于自身学校的一套创新的党建工作模式。举例来说可以通过建立相关 Q Q群、公众号等服务平台来帮助更多的党员或者预备党员进行答疑解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对学生比较关注的国家大事、党建内容以及优秀党员的日常进行一些宣传,从而来丰富日常的党建活动,拓宽党员之间进行互动的渠道。

另外在管理高校学生党员的信息系统时,可以督促党员群众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完善自身学习,进度发展流程等各项活动的记录情况,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完善传统党建工作中所存在的记录漏洞,而且还可以促进党员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加公开透明的完成党建工作

高校的党员并不仅仅是大学生,他们更是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党员。因此大学生在践行党建工作时,不仅需要向学生群体汇报工作,更需要向广大群众开展党建工作透明化公开化报告,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知情权。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技术保证党建工作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可以公开透明的让广大群众及大学生群体了解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学校党建工作的相关部署情况。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网络平台,让学生及广大群体对党建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中存在的困惑提出问题,促使党组织和党员与学生群众之间能够积极互动,互相理解。

结语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不仅给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利用时代背景来创新日常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更好的完善日常工作的一大途径,也是确保高校党建工作顺利进行,顺应时代要求的一大举措。

参考文献:

[1]信润海,孙雪霏,赵敬轩."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校建设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8(8)

[2]龚明,陈奕达.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8)

作者简介:常勇(1979.08),男,汉族,陕西三原人,工作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大学学历,讲师,研究方向 :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信息化背景工作创新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改革研究
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文件档案管理探索
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管理会计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