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特性与开发问题分析

2021-11-24 10:12段朋勃韩颖张媛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水资源现实污染

段朋勃 韩颖 张媛娟

摘要: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了阻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地下水资源开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水文勘测与开采技术的不断提升,地下水开发方法也日渐成熟,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肆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寻求科学的地下水开发模式、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已经成为现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分析现阶段开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从而确保水资源在应用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征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关键词:水资源;地下水合理开发;开发应用;

引言:为了进一步提升对自然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解决地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发展现状。需要在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构建具有保护性、持久性、科学性的开采模式,促进自然界水资源的良性循环,进而使整体地下水资源系统在构建过程中能够更加健康地运转。

1、地下水资源特性

1.1 补给水与存储水

地下水资源存在着补给资源以及储存资源的分别。在构建过程中,能够从相应的外界获得有效的补充,并且够够始终保持一定标准的现实水量,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可将其成为可再生性水资源能够将相应地下水資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然而在相应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只有当相应的海水系统中所提取的地下水资源不超过整体布局水资源的补给量,使其自身才能够予以恢复。而储存水资源在构建过程中,与补给水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反特性。从供水角度进行分析,相应的储存水资源在构建过程中可以发现,相应的资源在构建过程中拥有着永久耗失的现实特点,因此就通常情况下而言,会将整体储存资源在构建过程中视为不可再生资源,并且不参与到现代水的循环工作当中。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水系统中构在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储存资源及补给资源。整体补给资源在构建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应用量相对较少,而地下水资源在应用应用过程中,相应的特性决定了其开发利用需要拥有较为针对性的方案。

1.2 地下水资源的变动性

根据相应的研究可以发现,整体地下水的构建过程中,其自身的补给资源具有高度的变动性,而相应的特性与整体水资源系统具有的较为密切的现实关联补给条件在构建过程中。具有着不断变化的现实特点,因此现有的地下水资源在构建过程中同样会产生较为突出的现实变化。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整体城市化进程得以进一步加速,而大量的降水会直接排入到下水管道之内。因此,会造成相应的水资源补给量降低与减少的现实问题。此外,作物种植以及相应的产量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现实影响。

2、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分布不均

结合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情况,北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要远远低于南方地区,然而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因此非常依赖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能够达到总开采量的80%。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不加以管理,必然会面临非常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2.2过度开发问题

由于地下水资源水位的不断下降导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在开展过程中如果对地下水资源的使用需求过大就会出现含水层断层甚至下降的情况,造成地表塌陷、沉降,甚至出现漏斗区域。对我国北方的工业区进行调研发现,很多工业较为集中的区域都存在此类问题。

2.3地下水的污染

我国的地下水储备相对充足,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用水需求。但是由于很多地下水都受到工业废水排放的污染,导致很多地下水无法再被利用。而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过度开采导致污水回流等问题。对一些重工业城市的地下水进行调研发现,如武汉、天津、沈阳等城市的地下水水质已经超标,而在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地下水中也检测出了有害的化学成分。

3、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方法

3.1 进行综合评价

供水资源在构建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对其永续性进行有效的保证,而永续性的保证对于整体水资源利用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当前地下水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所拥有的基本原则,在地下水开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环境问题,容易致使地面塌陷等诸多问题予以诞生。因此,在采取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地下水资源,合理地对开展计划进行有效的构建,并且防止由此产生的各类环境破坏问题,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在构建过程中,在开采利用之下,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将其开采过程与整体环境所有的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的连接,并且进行综合性的衡量,相应的补给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的永续供水能力,具有着一定程度的现实关联。然而就通常情况下而言,两者一般在构建过程中呈现出前者大于后者的现实状态,分析地下水资源所具有的永续性供应能力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各方面所存在的信息均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化的利用。在进行水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原则进行有效的探究,需要充分地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综合性的落实,将地下资源在构建过程中所拥有的开采量的现实概念得到有效的明确。

3.2治理地下水资源污染

目前由于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一再降低,因此必须对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进行治理。一方面应当对污染源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切除,阻止地下水资源污染进一步污染,另一方面应当对已经出现污染的水源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净化和恢复,积极研发和推广治污技术,实现对于污染源治理的指导。此外国家和相关部门还应当做好水资源污染的监督和预警工作,实现对地下水资源污染的严格管理和监督。

3.3构建生态水利工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统保护功效,且能够将水流于的生态与调控等各项工作有机整合到一起,以此来协调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使得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愈发能够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踊跃参与到节水工作当中,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总结: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提升,而地下水资源在构建过程中,其自身所具有的开采水平得到有效的优化,相应的技术方案得以逐步完善,而由此也使得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地下水资源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其自身所有的合理开发利用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以此使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节约性特征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毛萌,朱雪芹.宣化盆地地下水化学特性及灌溉适用性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7):142-149.

刘倞.地下水的合理利用与开发[J].中国煤炭地质,2018,30(S2):48-49.

魏晓妹,降亚楠.西北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06):1-10.

猜你喜欢
水资源现实污染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