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疾病的引发因素及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2021-11-24 10:12陈俊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措施

陈俊丽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业也开始高速发展。羊养殖作为畜牧养殖中的重要组成,因为羊肉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对羊肉的高需求,也促使羊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虽然规模化是提升肉羊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但养殖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还有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羊疾病。羊是一种群居动物,一旦发生疾病,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扩散,而且很多疾病发生很突然,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给科学诊断带来难度,会使养殖户损失惨重,甚至影响市场供求和谐。因此,高度重视羊疾病防治势在必行。

关键词:羊疾病;引發因素;疾病防治;措施

1. 引发羊疾病的原因

1.1 生物性传染因素

一般来说,一些致病源引发的传染病,比非传染疾病的危害更严重。兽医临床中,能够引起羊疾病的微生物有很多种,主要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其中,病毒和细菌的危害最大,也是造成羊发病和死亡率上升的罪魁祸首。羊在生长发育阶段,在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中,主要包含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炭疽细菌、破伤风细菌等,常见病毒疾病包含口蹄疫、羊痘、传染脓疱等。这些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病过程快,发病后临床症状严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很高。寄生虫可以分为体表和体内两种,体表寄生虫主要包含蜱虫和螨虫,体内寄生虫主要包含肺虫、肝片吸虫、消化道线虫等。羊的寄生虫病大体是慢性发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会对羊的正常发育和饲料营养造成有害影响,会导致羊的营养不良,也易引发感染贫血,严重的也会造成死亡。

1.2 非生物性非传染因素

这种因素造成的羊疾病,一般是因为养殖管理不恰当、羊舍卫生差等,主要包含外科、内科和代谢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是最容易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如果饲料营养价值达不到羊在生长过程中的需求,或者饲料品种过于单一、供水不足,会导致器官发育不良、代谢不畅、贫血等症状,严重时也会导致羊群剧烈死亡。内科疾病一般是由于饲料不卫生、营养价值差导致的胃病,比如创伤性网胃炎、瘤胃积食、前胃迟缓等,如果饲料发霉变质,羊进食后会出现消化不良,严重的还会造成毒性反应。

2. 羊疾病防治策略

2.1 加强饲料管理

羊感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饲料的卫生状况。羊生长过程中的免疫力,也与合理的饲料搭配密切相关。饲料管理工作时,要首先参考羊的品种,并以种类为依据,合理搭配饲料。同时,还要依据羊的年龄和体重,科学调配饲料。认真分析羊的消化情况,观察羊对各种饲料的接受度,以此选择最合适的饲料,有利于有效提升羊的免疫力。

管理饲料中,为了节约成本、为羊提供高质饲料,应提前计算羊整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饲料数,还能避免饲料变质。喂养过程中,对于食槽要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滋生细菌。羊生长环境中,垫土层也要定期更换和消毒。在消毒方式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先消毒一次,再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再一次消毒。清洁工作处理后应注意,消毒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以免消毒液影响羊群健康生长。另外,多种类交替使用消毒液,可以提高消毒效果。

2.2 加强卫生管理

羊舍是羊的主要生长场地,只有对羊舍科学管理,保持羊舍卫生,才能从根源杜绝疾病发生,避免羊感染疾病。管理羊舍时,不但要注意卫生,还要加强消毒,关注羊的饲料安全,不给羊投喂变质的饲料。负责人还要对羊粪便定期清理,及时隔离病羊,焚烧或深埋不明原因死亡的羊,之后立即对羊舍高温消毒。只有确保羊生长环境的良好,才能有效降低羊的患病率。

2.3 加强检疫检验

养殖户在发展羊养殖业时,要尽量自繁自育,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若自家条件有限,引进羊种时,一定要做好引种地的疾病调查,认真检查免疫和科学管理档案,全面掌控养殖场疾病、免疫接种,以及药物使用和病死羊处置情况。引进羊到达养殖场后,要至少隔离观察30至40天,在严格检疫检验后,才能放入羊群集中养殖。羔羊出生后,为了提高它们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率,还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传染病免疫接种后,还要结合养殖场常见流行病动态,完善和调整养殖场自家的免疫程序,使免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养殖的春初和秋末,负责人还应做好驱虫工作,避免寄生虫入侵羊的身体。驱虫时选择专业驱虫药,再按照剂量要求使用,提高驱虫效果。

2.4 科学治疗疾病

在诊治羊疾病时,应该先明确疾病类型,是传染性的还是非传染性的,之后再调查或判断引病原因。一般来说,非传染性疾病治疗难度不大,结核病羊临床症状,对症进行治疗,可以短时间内控制住病情。而对于传染性疾病,还要明确是细菌、病毒,还是寄生虫感染,结合病原不同,使用不同对策。如果是重特大传染病,一般无需治疗,直接扑杀病羊,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传染病,需综合考虑致病源和发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治疗,使治疗具有针对性。

2.5 提高饲养人员专业水平

如果饲养人员的喂养方式控制不当,也会直接导致这些羊患上疾病。为此,畜牧兽医总站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组织饲养人员学习相关技术,对羊的饲料选应、生长观测、环境防疫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再三强调羊疾病的处理和防治措施,确保工作人员能正确进行处理,使羊能够健康成长。

3. 具体羊疾病防治措施

3.1 炭疽病

炭疽病的发病初期,如果能迅速注射血清,疗效能立竿见影。首次给药量是50毫升,如果首次给药后,病羊体温仍然没有回归正常,可再次注射25至50毫升。除此之外,磺胺类、青霉素药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其他未患炭疽病的羊,每年要注射一次二号炭疽芽孢苗,以便羊群形成抗体。

3.2 口蹄疫

口蹄疫的传染性极强,一只羊如果患病,会迅速传染整个羊群。口蹄疫一般在发于秋末,加剧于冬季,在春季有所缓解,夏季完全被消灭。口蹄疫发生后,要先隔离病羊,立即对羊舍消毒。治疗时,针对不同患病位置的羊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口腔患病的羊,可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处,每天涂抹甘油或撒布冰硼散,次数在2至3次。蹄部患病时,可用涂抹苏尔液于蹄部溃烂处,再使用松馏油,密实包扎。乳头患病的情况下,可先用硼酸溶液清洗,再将青霉素软膏涂抹患处。

3.3 痢疾

防治痢疾,可以对产前10至20天,以及20至30天的怀孕母羊,后腿双侧皮内接种甲醛菌苗,接种量介于2至3毫升,接种后,母羊乳汁会产生抗体,提升羔羊的免疫力。对于已患病且出现严重脱水的羊,应立即让羊以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每次补充5%的20至200毫升的葡萄糖生理盐水。

结束语:

羊养殖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有积极作用,而羊疾病也是肉羊规模化养殖中的棘手问题。羊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生物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会发生各种疾病。所以,养殖户要对发生疾病的原因充分分析和掌握,了解合理有效地防治方法,在疾病发生时能及时控制治疗;并为羊提供干净清洁的生长环境,科学配置饲料,定期进行严格防疫工作,从根源处减少疾病感染,才能实现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樊厚江.羊疾病的引发因素及常见疾病防治措施[J].畜禽业,2020,31(3):68-69.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03.056.

[2]王守磊.羊疾病的引发因素及常见疾病防治措施[J].农家致富顾问,2020,(12):107.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措施
畜禽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探讨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和改进措施
中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泥鳅疾病的防治
利用太极拳提高教师体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