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欲望号街车》中的人物命运

2021-11-24 10:12刘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伦理学文学批评

摘要:《欲望号街车》创作于1947年,作者是美国的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本文就站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于《欲望号街车》中的人物,进行伦理学问题的探讨,进而分析其中的人物斯坦利以及布兰奇的命运,将威廉斯的戏剧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伦理关怀充分的展现出来,对于我们现代社会进行伦理道德观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文学批评;伦理学;《欲望号街车》;人物命运

1 前言

在《欲望号街车》这部作品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为斯坦利、布兰奇、斯黛拉,这个故事就是以三个人物为中心所展开的。主人公布兰奇的妹妹是斯黛拉,史黛拉的丈夫是斯坦利,斯坦利这个男人强壮、粗野,以前是工人,所以和布兰奇之间无法融洽的相处。在这部作品中,一开始就将布兰奇和斯坦利放置在两个对立面,而斯黛拉所充当的作用,则是进行二人关系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三个主要人物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纠葛,也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在伦理和人性道德层面上,所出现的冲突和最原始的欲望,这种内涵深刻的意义,也在作品名中有所体现。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之下,认为随着人理性的不断成熟,也逐渐开始形成伦理意识,因此只有有了伦理意识,才将人和兽真正的区别开来,让人成为更加高级的物种。人的一个本质的特点就是理性,在人的理性中,其核心的内容就是伦理意识[1]。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清晰且明确的伦理意识,就会导致人理性的沦丧,使得人的一切行为,会被原始的本能欲望所支配。在这一剧作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多少都会受到欲望的控制,一旦在理性和欲望的较量中,欲望占了上风,那么注定会酿就悲剧的结局。对于《欲望号街车》这部剧作来说,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不仅充分的展现了人性中所具有的脆弱和黑暗,同时还将当时社会背景之下,不同阶级、不同性别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充分的展现出来,突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在欲望之名下,最终现实获得了胜利,从而造成的理想主义者不可避免的毁灭命运。

2 斯坦利

斯坦利是当时社会背景之下的北方产业工人的代表,行为粗鲁,衣着俗气,没有什么文化[2]。同时,这一人物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斯坦利的性格暴戾、粗野,浑身充斥着原始的欲望,就像书中描写的那样,斯坦利的每一个行为,都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兽欲。斯坦利在成年之后,就沉迷于女色,追求欲望的放纵,其内心也是性欲至上。而且他也不能够充当一个好丈夫的角色,不仅没有体贴和保护妻子,甚至在喝醉以后,还会对妻子拳脚相向。在粗烈的欲望的驱使之下,斯坦利对于妻子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对其提出了过分的需求。在布兰奇到来以后,斯坦利对于布兰奇表现出了极大的憎恶和敌意,这一情绪最终在剧作的末尾终于爆发到了最高点。斯坦利破坏了布兰奇和米茨之间的和谐关系,粉碎了布兰奇的爱情幻想,还强奸了布兰奇。正是这次最终的报复和侵犯,也将布兰奇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彻底的毁掉了这个人。在伦理的层面上来看,斯坦利已经不具有理性。在他的思想中充斥着原始的欲望,在原始欲望的驱动之下,打破了本应遵循的伦理秩序,而发生了乱伦现象。在作品中,对于这段姐姐和妹夫之间的禁忌关系的描写,将人的自由个性以及欲望充分的展现了出来,更加真实地揭示了这种本性和欲望,对一个人的命运所带来的影响。斯坦利是邪恶的化身,他的所作所为也象征着人性的泯灭。在斯坦利的心中,已经不具有道德情感基础,而是充斥了绝对的自私自利,这也使得斯坦利最后也会沉沦于欲望的深渊,无法得到救赎。

3 布兰奇

在《欲望号街车》这一部作品中,中心的人物就是女主人公布兰奇。整部剧作都围绕着布兰奇为中心展开。最初,布兰奇从南方来到北方,想要投奔妹妹,但是随着故事的推进,布兰奇虽然心中有着情痴和对原始欲望的向往,但是始终无法融入现实社会和环境,这也造就了布兰奇最终走向疯人院的结局。布兰奇是一个温柔的女孩,性格天真、善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布兰奇又具有违背善良的本性。布兰奇向米茨隐瞒了荒唐的过去,想要通过欺骗,来获得理想中的爱情。这也导致在欲望无法抑制、爱情坠入深渊之后,布兰奇所注定的悲剧结局。对于布兰奇心中的欲望,在最开始就有着一定的表现和暗示。布兰奇的丈夫艾伦由于自身违背伦理道德的同性恋行为,以及布兰奇对丈夫所表现出的厌恶,这也导致了艾伦最后的自杀。在丈夫死后,布兰奇出现了肉体和精神无比的空虚和寂寞。在深刻的体会到了生与死的残忍和无奈以后,布兰奇的心中也产生了一种近乎强烈的本能的求生欲望。正是布兰奇心中的罪恶感,而导致其在欲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不仅因为挑逗年轻的男孩,丢掉了自己的工作,而且在来到妹妹家之后,出于对妹妹婚姻生活的嫉妒和向往,也开始挑逗斯坦利,常常做出一些暧昧的行为,这也就导致出现了伦理混乱的局面。最终这一局面不断地激化,也就造成了伦理冲突,从而使得布兰奇被斯坦利粗暴的强奸,走向了毁灭命运。所以对于布兰奇的人生悲剧来说,根本上就是由于本能欲望所致。

4 总结

在《欲望号街车》这部剧作中,其中所包括的人物的情感纠葛、内心冲突以及最后的悲剧命运,都在当时的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小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欲望挣扎的描写和展现,从而对于当时的病态的美國社会的伦理道德现状,进行了揭示,也将作者的伦理观充分的体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进一步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人的伦理秩序所发生的转变,以及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和命运结果,最能够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唐若妍.疯癫的南方佳人——《欲望号街车》布兰琪形象的精神分析研究[J].青年文学家,2021,{4}(14):58-60.

[2]齐昱静.《欲望号街车》中布兰琪悲剧命运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戏剧之家,2020,{4}(22):36.

作者简介:

刘俏,女(2000-),辽宁省大连市,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伦理学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媒介学视角下英美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
阅读理解两篇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中国新文学批评的来路与去处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伦理学的繁荣发展与历史使命
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山东大学召开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