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

2021-11-24 10:12张昌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德里达翻译理论本雅明

张昌蓉

摘要: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作为在解构主义思潮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翻译理论,在译论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一门很有研究价值的翻译理论。本文重点介绍了本雅明和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思想及他们所做的贡献,从语言学和哲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二者翻译理论的系统研究,有利于帮助译者、读者深入地探究翻译问题和理解文本,从解构主义理论重新认识翻译活动带来的变化与遵循的规律。

关键词:解构主义,本雅明,德里达,翻译理论,异延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时代思潮起源于60年代中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解构主义流派的                                                                                                                                                         代表有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雅克·德里达。本雅明对翻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波德莱尔诗歌集《巴黎风景》的译者前言《译者的任务》中,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深刻独到的翻译思想,本雅明首先提出了翻译与原作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与原作相比,翻译是一种形式,翻译要遵循可译性原则,译文的控制包含在原作的可译性问题之内。原作包含着掌控翻译的法则:可译性。本雅明在探讨可译性问题的同时明确指出:“可译性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在译文中,原作的生命获得了最新的、继续更新的和最完整的展开。”因为译文较比原文晚到,文学作品的翻译便标志着它们持续生命的阶段。本雅明并不强调译作对原作的语言文字的忠实,他认为这种浮于表面的忠实充其量只是传达原作的信息,却不能达到更高的艺术创造的效果。本雅明提出,“随着一种特殊和高级生命形式的展开,这个过程也受到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目的性所制约。”

内容和语言在原文中構成一种统一性,如一颗水果与其外皮,而译文的语言则像宽松的皇袍展现内容。因为它指代一种比自身语言更尊贵的语言,因而不适于内容,给人一种压抑和陌生的感觉。他指出翻译是一种独立的形式,优秀的译者比作为创造性作家更为重要,后来本雅明提出译者的任务与诗人的区别在于译者发现趋向目标语言的特殊意念,这种意念在那种语言中会产生与原文的共鸣,诗人的意念是自发的、原始的、显在的,诗人的意念在总体性上从来不是指向这样一种语言,而其唯一和直接的目标是特定的语境。而翻译不只是让读者理解译文的意思或者信息内容。翻译是文本的再生,要赋予原文以持续的生命。可见,本雅明不仅赋予译文重要的地位,同时赋予原作不可替代的地位。

翻译试图与这种形式的本质达到一致的程度客观地取决于原文的可译性。其语言质量和区别程度越低,其作为信息的程度就越大,对于翻译就是愈加贫瘠的土地,最后,其内容的绝对优势非但使其成为圆满翻译的杠杆,反倒使其无法实施。作品的层次越高,它就越是可译的。

雅克·德里达被称之为结构主义的鼻祖,他通过翻译思考哲学问题。探讨的问题主要有:解构与结构,翻译定义的解构,差异与翻译,印迹与翻译,可重复性与翻译,确切的翻译等等。

一、解构与结构:

解构的基础是结构,索绪尔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构成了语言的结构。在德里达看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是有问题的,他认为索绪尔提出的符号的意义的阐释是缺席的,这种缺席的在场使意义得以不断地延异.延异,顾名思义,由“差异”与“延缓”两词合成。“延异”与传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logos)正好相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假设一种固定意义的存在,主张思维与语言的合一性。而延异则表示最终意义不断被延缓的状态。德里达认为,语言无法准确指明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只能指涉与之相关的概念,从而使意义得到延缓。因此,意义永远是相互关联的,是由语境和语言共同决定的。起初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提出的“解构”在德文里具有从结构上、本质上进行摧毁、搞毁和毁灭的含义。受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德里达不断创新翻译体系,解构旧结构。

二、翻译定义的解构:

在德里达以前翻译的标准是建立在译文对于原文的忠实的基础上,以译文是否接近原文为标准,而德里达人为:“原文处于一种被需要的状态,即本身处于匮乏或流放的状态。原文的延续处于一种需要,一种被翻译的需要。”这一点与本雅明观点相似,认为翻译是再生,是给原文注入新生命的过程。翻译就是原文意义的增长和延续。

三、异延与翻译:

德里达提出,我们当今所使用的“翻译”这个术语的涵盖变得日益贫乏了。我们手中最有效的办法是,给在西方文化历史上有寓意的词汇增添一种语义域。他赞同尽量拓展现代翻译的概念。德里达认为,译者不能翻译出来的语义就是差异,翻译存在差异性,德里达主张翻译“存异”而非“求同”,打破了原文与译文的区别。因此两种不同语言的翻译过程所体现的差异或者异延证明了语言的局限性,一种不可译性。这种差异包括语音,语义的差异,也包括不同层面上文化的差异。

四、印迹与翻译:

在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提出了“意指作用”、“能指”和“所指”是三个紧密相联的概念。他把意指作用中用以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语言符号称为能指,而把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称为所指,所指也就是意指作用所要表达的意义。而德里达主张把所指和意义分开,认为所指只是一个符号,所指或意义所表示的存在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印迹”。印迹会随着上下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德里达借助印迹这个概念来表达语境对翻译的重要作用。印迹将文本的意义导向了不确定性,意义则按照不同的方向,大小,速度,能量播撒,仿佛在松软的土地上自由播撒的种子一样。解构主义中,翻译文本的意义被异延,印迹和播撒控制,而重组语境则是文本翻译的关键所在。

五、可重复性与翻译:

德里达研究解构原文意义的同时,也进行了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意义作用的研究,德里达提出了“可重复性”的概念,所有符号和文本的存在都具有历史性。文本之所以被理解在于文本存在稳定的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是由德里达指出的印迹或标记所积累,浓缩的稳定的关系总和。意义的重复是建立在其相對的稳定性之上,意义差异的彰显是翻译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的再生和生命的延续。翻译需要特定的语境,更不能脱离这种新的语境,符号在新的语境下产生的意义具有可重复性。因此,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也考虑到文本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六、确切翻译:

德里达提出了“经济原则”,翻译在量上必须等同于原文,尽量避免复述、阐述、解释、分析等情况。翻译在量上的对等不是词汇数量上的对等,不是逐词翻译,而是翻译质量的对等。翻译是质与量的统一,德里达认为,一种确切的翻译指的是“优秀”的翻译,也是一种人们所期待的翻译。翻译产生的意义是不确定和无止境的,所以人们通常认为,译者一旦履行了其职责,译者在翻译中需要找到比较准确的对应词,每一种译文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接近原文,但不是绝对的接近原文,因此,优秀的译文需要不断地修改与更新。

本雅明将纯语言视为现实语言的超验本源,坚持原作的独创性地位,赋予译文恢复纯语言的重任,而德里达借助“延异”概念瓦解了以语言意义为先设的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同视之,完全消解了原作和译作的区别。尽管本雅明的许多观点与解构主义思想极其相似,但是其理论体系与解构主义理论仍存在差异。

猜你喜欢
德里达翻译理论本雅明
试论本雅明式的引文写作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瓦尔特·本雅明:马克思主义、艺术意志与思想图像
乔伊斯与德里达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本雅明论布莱希特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本雅明的俄国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