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谭嗣同的“仁学”思想

2021-11-24 10:12郭佳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平等

郭佳明

摘要:仁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一脉相承的范畴,对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谭嗣同的“仁学”作为其思想的核心,吸收了墨家、佛学以及西方思想的影响,有别于传统仁学。在传统仁学中将“仁”放置在伦理道德范畴,而在谭嗣同这里,“仁”被视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其内涵被扩大。“平等”是“通”到达“仁”的显像,被视为“仁学”最为重要的境界。

关键词:仁学;通;平等;传统仁学

一、谭嗣同“仁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基础

(一)谭嗣同“仁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思想是时代碰撞的产物,是主观同客观相融合的结晶。欲了解谭嗣同的思想,应将之放置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

谭嗣同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满清封建王朝没落,新兴资产阶级出现,西方列强疯狂瓜分中国领土,新旧思想文化交替的混乱期。在内忧与外患、新旧思想的冲击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率先“开眼看世界”,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谭嗣同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其主要活动紧紧围绕着救国救民展开,是上承洋务运动,下启辛亥革命的关键时期。其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是在甲午战争发生后,“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境能生心,心实造境”[1]259可见,甲午战争的惨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深刻地刺痛着谭嗣同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内心。至此,他意识到唯有维新才是救国之正道。

其次,谭嗣同本人出生于封建官僚的家庭,早年师从欧阳中鹄和涂启先等人,对船山思想颇有兴趣。同时,在其求学生活期间,广泛的学习中学西学,“所闻于今之人者,至不一矣,约而言之,凡三家:一曰学,一曰政,三曰教”[2]462在他认为,天下之要归为三类,一类是西学,一类是民教,一类是宗教。这对于他“仁学”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总而言之,谭嗣同的“仁学”思想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探求民族复兴的重要反映。

(二)谭嗣同“仁学”思想的思想基础

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基础是复杂的。他在《仁学·界说》中提到“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2]293一言以蔽之,谭嗣同的“仁学”思想是兼顾佛学、中西之学、融汇诸子百家之说,拥有深厚思想基础的系统的思想体系。

具体而言,谭嗣同在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时,讲求仁爱,但否认爱有差别。谭嗣同认为,仁,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对待,而非差别有等。他主张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待”从而达到“人我”平等。这点他贊成墨家的“兼爱”与佛家的“慈悲”。其次,他的心力说源于佛教中的“三界惟心”,他认为,“心力”可以改变一切,因为一切皆是由心所造。

二、谭嗣同“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谭嗣同的“仁学”思想主要是围绕着“仁”、“通”、“以太”、“平等”这几个重要范畴展开。“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1]291“仁”是以太,“通”是为了达到“平等”的目的。因而,谭嗣同的“仁学”,是以“以太”为基础,“通”为途径,“平等”为目的而构建的哲学体系。

(一)“仁”的绝对地位

谭嗣同思想中的“仁”绝非与传统仁学相同,传统的仁学是将仁放置在道德规范、伦理纲常一起言之的准则。具体言之,从孔子所提出的“仁者爱人”起,“仁”被赋予了道德制高点的涵义。孟子将仁与义、礼、智称为“人之所以为人”所须具备的“四端”。直到宋明理学家所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里,宋明理学家所称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非指的是“仁”就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而是指“仁”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的一部分,具有了天理的意义。同时传统的“仁”并非是独立的概念,通常是与其他道德放置在一起的统称,其意义仅仅局限在伦理道德范畴。

反观谭嗣同的“仁学”思想,他认为“仁”是独立的概念,将“仁”从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中割裂开来,将其置之在一个空前绝后的地位,赋予了“仁”以绝对地位,即“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存在。他的“仁学”思想类似于老子的“道”,但又不完全相同。在老子看来,“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无始无终的存在,属于形上学范畴。而谭嗣同的“仁”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唯物的性质。其次,谭嗣同的“仁”并非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三教不同,同于变”[2]334在他看来,天下之要的共同属性在于“变”,这个“变”也称为“日新”。因而其“仁学”也带有变化之意。最后,谭嗣同用“以太”来解释仁,他认为以太是充斥整个宇宙,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同时,他将“仁”与“以太”的关系作为“体用”关系加以解释,其内涵得到了丰富。

(二)仁以通为第一义

谭嗣同的“仁学”思想体系仁是圆融无碍的。“仁”借助“通”从而达到平等的目的,因而“通”具有天地万物之间、物与我之间、人与我之间相感通的性质。具体而言“通”在这里有四层含义,即“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2]291

谭嗣同所指的“中外通”原出自《春秋公羊传》指的是夷狄与中国进行沟通交流,就可以相互平等的对待。在这里,谭嗣同将其引申为破除国界,打开国门,与外界思想相融合,从而达到世界大同的境界。同时,“中外通”中的“通”指的是“学、政、教、商”的宽领域的互通。在他眼中“三教不同,同于变,变不同,同于平等。”[2]334他认为,世界各国文化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在发展变化。变化发展的路向、结果是不同的,但是追求平等的理想是相同的。他以佛教对印度的作用为例,印度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人出生就分为不同的等级。正因为这种等级制度,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是由于佛教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这种不平等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因而,谭嗣同也希望用是思想解放的方式来扭转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谭嗣同认为“上下通”是达到平等的关键一环“君以名桎臣,官以名扼民”[2]299这种现象是造成上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由于三纲五常的束缚,尤其是“君为臣纲”的约束,君臣关系的不平等,臣民丧失了自主权利,对君主是一种无条件的服从,从而导致“愚忠”的现象。其次,“父以名压子”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了作为孩子的个人仅仅遵守父亲的意愿,从而丧失了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出现了“愚孝”的现象。在谭嗣同看来,不破除三纲五常,不打通上下,是无法达到众人平等的境界,也就是“仁”的境界。

“男女内外通”是谭嗣同“通”涵义中最为先进的思想之一,在当时封建思想盛行的年代无疑是一股清流。在谭嗣同看来,男女之间是平等的,主张妇女解放。用男人为天的旧道德观念束缚女性,将女性视为男人的附属物,这是破坏人权的。

谭嗣同认为“人我通”实际上是“通人”,也就是“人——通”的核心。就是冲破一切阻碍,这里的阻碍也就是“名”,具体指三纲五常等一切禁锢人平等自由权利的外在束缚。要达到“人我通”的境界,必须“冲决罗网”,破除各种不通,从而达到万物皆平等的“通人”境界。

一言以蔽之,“通”的意思在“仁学”中具体表现为打破束缚,是到达“平等”理想的工具,而仁学中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平等,因而,“通”在谭嗣同整个“仁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谭嗣同全集(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谭嗣同全集(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猜你喜欢
平等
共同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
正确塑造自己当教师的角色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平等的悖谬
如何有效地和家长沟通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