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1-11-24 17:08米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配电线路维护

米渊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配电线路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很多配电线路都处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各种故障。文章阐述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分析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提出加强电力配网管理和维护的建议。

关键词:配电线路;配电网管理技术;维护

引言

在电力系统建设中,配网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尤其重要。近几年,我国诸多电力企业均在重视配电线路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条件支撑。因为电网线路运作环境相对繁琐,覆盖面积又较为广泛,所以要对于配网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以科学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措施为前提,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立企业供电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1创建农村配网管理体系必要性

长期以来,农村配电网设备运行管理水平不高,现有电网资源和管理资源没有发挥最大化效益。首先,农村配电网点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方法落后,目前仍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水平,精益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输配电设备难以全线监控,运行信息难以实时掌握。其次,电压合格率、负载率、供电可靠率、线损率等指标无法及时计算和分析,制约了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与此同时,电网企业的调度、配电、营销等专业之间专业壁垒较为严重,各专业现有信息化平台孤岛运行,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滞后,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造成大量信息资源浪费。为满足企业加速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优化现有农电资源,夯实管理新基础、充实管理新内涵、创新构建农电配网管理体系。

2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

2.1电力线路维护工作不到位

电力维护管理是保障电力线路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供电规模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体积和规模变得十分庞大,这就给电力线路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传统模式下,大多数是依赖于人工进行电力巡检的,但是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一是效率不高。电力线路的规模很大,如果全部采用人工巡检,务必需要很大的支出,而且效率不高。第二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电力线路处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开展电力巡检十分危险。这样就使得电力检修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电力企业都是采取事后维护的办法,也就是出现故障之后才开始维护和检修。这样能够节约很大的成本支出,但是弊端就是容易出现很多电力故障事件。很多电力设备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各个元器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使得电力设备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2自然灾害维护工作不到位

由于输配电线路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当中,长时间的外界作用容易导致配电线外部绝缘材料受到一定的破坏,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线路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在配电线路维护过程当中,重点需要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破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电力企业在预防灾害的过程中重点还是放在防雷电方面,而且预防手段也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和严谨性,导致防雷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雷电等灾害引起的电力事故仍有发生。

3创建农村配网管理体系主要做法

3.1统筹规划,构建科学有效的管控体系

集中规划、统筹全局。公司集中规划设计农电配网管理体系、集中规划设计规章制度建设、集中规划设计信息化整体蓝图、集中规划设计梯级推进步骤,形成“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指标体系、评估体系、监控体系、结果应用体系”六大体系,为推进全生产维护体系建设指明具体目标、确定全面推进行动路线。垂直试点、总结经验。坚持“试点单位具有代表性、可推广性”的原则,根据“业务类型具有典型代表性”、“信息系统具有良好应用基础”、“管理状态具有普遍性”的“三具有”特性,在试点过程中,由公司和试点单位各层级人员全面参与、协同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排除了机制上和系统上的障碍,为全面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面集成、纵深优化。

3.2引入自动化联防控制技术

人力巡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来加强对供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和状态检测。目前自动化联防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完成状态检测和故障检测。比如当供电线路出现局部故障时,通过联防技术能够将故障线路的各种电力参数反馈给相关处理单元,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来判断电网线路是否运行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区间。这种信号的反馈主要是通过馈线来反馈完成的。在发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启动继电保护系统以及继电器等设备,将故障从正常线路中隔离开来,减少故障的进一步影响。

3.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开展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障配电线路工作正常地开展下去。很多地级电力部门对于该地区配电线路没有进行合理的安全责任划分,容易导致该段线路的管理出现真空,从而存在安全隱患。对于这些地区,管理人员对于相关问题相互推诿,使得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巡查人员交接班制度。很多巡查人员没有尽职尽责,认为交接班只是一个流程和例行公事,对于相关问题也没有提高重视程度,甚至对于一些安全故障隐患采取不报、漏报或瞒报的处理。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出现,影响到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4精益求精,培养效率优先的务实文化

精益管理与务实文化的融合,重在不断改善,精益求精,通过标准化的建设,消除流程中的非增值浪费,减少准备时间,提高每个节点的工作效率。关注实用,营造细为而治的管理氛围。在具体实践中,始终注重其实用性,通过推行“工作前静思一分钟,系统思考;工作中精心一分钟,认真操作;工作后回顾一分钟,全面总结”“一分钟管理法”的实践,养成了细为而治的思考意识和管理氛围。保证现场工作中各岗位成员系统地思考工作内容,避免工作漏项、错项、走弯路。依托农村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细化管理节点,通过对农网设备运行状况的异常监测、原因分析等方式,准确定位设备状况薄弱点,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和处置流程等,分类开展治理工作,真正体现实用至上的理念。

3.5配网工程安全管理

在配网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重点项目,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为目的,施工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管理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施工操作,开展安全防护工作。在施工建设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得施工人员全方位掌握施工环境的特点与可能存有的安全隐患,对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区加以重点标记,最大化的控制安全事故产生。施工管理工作者定期排查施工现场环境,特别是容易存有安全隐患的地区进行巡查与监督,不间断地增强配网工程建设质量。与此同时,注重配网建设的安全运维,在完成配网建设之后,保证送电管理的规范性,企业增强送电安全意识,认真监督用电情况,规定配网建设的施工周期以及送电时间。如果需要停电,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要事先计划停电时间,减小停电操作对用户带来的影响。还可以给用户提供热线电话,使得用户及时把问题反馈给配网建设中心,时效性的处理问题。在配网状态的监督过程中,关注意外维修,配网工程建设结束后,及时进行配网运营维修,结合不同配网区域的实际特点,明确维修方案,尤其是特级设备与重要设备的维修,体现配网建设安全性与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示,配电线路长期处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这就需要供电企业重视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工作,加强对线路的维护和检查工作,将更加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到供电线路的维护当中,从而提升供电线路维护的质量和效。

参考文献

[1]许志昌.电力配网与管理维护的技术与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195.

[2]蒋潇云.浅析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207.

[3]刘同银,郭路宣,赵世磊,等.10kV配电线路电缆故障查找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86.

猜你喜欢
配电线路维护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
论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分析及预防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