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2021-11-24 17:08张悦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玉米

张悦

摘要: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干旱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玉米的种植也不例外。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干旱天气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受到直接的影响。如何降低这种影响是所有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因此,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北方旱地玉米实现高产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会严重受季节与气候的影响。然而,在北方种植旱地进行玉米种植时,相关种植用户需要全方面分析旱地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进而能够制定针对性方案,避免玉米产量与质量受旱地影响。

一、旱地玉米的生态适应性

1光照条件

玉米喜光,是一种短日照粮食作物,玉米的生长需要600—800h的日照,玉米从开始出苗到抽穗,需要控制每天的日照时间,一般玉米的每天的日照应该控制在8—9h之内。

2热量条件

玉米喜温,在玉米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10℃的积温条件。积温在大于等于2000—2200℃的是早熟玉米,积温在2200—2600℃的是中熟玉米,积温在2600—3000℃的是晚熟玉米。

3供水条件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中,玉米的需水量是很多的,大概在360—450mm之间,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水量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玉米的出苗阶段,需要的水分比较少,在玉米出苗后,需要的水分逐渐增多,当玉米蜡熟之后,需水量又逐渐减少。

4土壤条件

玉米的生长需要土层比较深厚的土壤,这样的土壤结构比较好,又疏松又透气,不仅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还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而且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也比较高。

二、玉米高产的技术措施

1抗旱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对实现北方地区玉米高产非常重要。优良的品种具有一定的优点,即适应性强、抗干旱能力强。抗干旱品种与其他品种相比具有种子大、根茎伸长力强、根系发达等优势,因此生长更快。此外,抗旱品种的玉米表面多具茸毛,叶片黏性较大,在遇到干旱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水分的流失,使其光合作用维持在一定水平。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机械或者人工防治,剔除秕粒、病虫粒。之后按照种子的等级进行分类,尽可能在玉米的生长阶段保证玉米苗大小一致,为实现玉米的高产奠定基础。

2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时间

土壤对玉米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在进行玉米的种植时,需选择大豆、小麦秋收之后的土壤,这些土壤中存在一定的营养物质可供玉米健康生长。此外,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而春旱、秋旱等都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所以,玉米的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应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播种,如温度应该保持在10—12℃,其播种效果比较好。这样不仅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一定的水分,同时能够降低旱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精心培育玉米苗

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和合适的土地之后方可播种,并进行精心的培育。首先,在玉米播种之后,由于质量和播种的原因导致缺苗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目的是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其次,在出苗之后需要及时进行间苗,去掉弱苗,留下壮苗。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定苗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幼苗情况,尽量多浇水和施肥,进而保证幼苗能够健康地生长,为后期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4合理密植

在北方旱地种植玉米时,要控制好耕深,一般保持在25~35cm之间即可。如果干土层过厚,就要先进行整地,使土壤上虚下实,疏松透气,改善土壤结构,这样有利于玉米出苗,同时,还要注意灌水沟的挖掘,保证玉米获得充足的水分。根据种植经验,一般早熟的玉米品种适合密植,晚熟的玉米品种适合稀植。秸秆比较低的适合密植,秸秆比较高的适合稀植。土壤比较肥沃的适合密植,土壤比较贫瘠的适合稀植。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平展型品种应该是4.5—6万株/hm2范围内,紧凑型品种应该是6.75—8.25万株/hm2范围内;中晚熟品种、平展型品种应该是4.5—5.25万株/hm2范围内,紧凑型品种应该是6—7.5万株/hm2范围内。玉米种植方法有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在60—67cm之间;有宽窄行种植,宽行是80cm,窄行是40cm;有带状种植,将玉米和其他矮杆作物交叉种植。

5施肥管理

玉米在种植完成后,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培育,同时需要分析其生长情况,及时应用合理的肥料,保障玉米能过正常生长。针对施肥工作来讲,相关种植人员应该明确肥料使用量,避免肥料过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同时需要确保施肥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与此同时,在施加肥料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肥料与玉米品种直接接触,这样会导致玉米出现死苗的现象。因此,相关种植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土壤维护前期施肥与后期管理施肥,同时可以适当的把浇水与施肥融合开展,促使玉米苗不仅能够接收肥料的养分,还能够缓解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6玉米后期管理

北方玉米种植与施肥等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还需要重视后期管理。首先,种植户应该定期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并检查其水分与养分情况,确保其能够顺利生长。其次,还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使用高效的病虫害防治与处理技术,从而能够及时将病虫害消除,重视生物与物理防治的应用,并减少化学防治中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药残留影响玉米的质量与产量。保障玉米能够顺利生长。与此同时,玉米在正常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定期的开展喷灌注水,避免旱地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北方旱地玉米种植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小斑病等。出现玉米螟,可以喷洒菊酯类农药,出现小斑病,可以喷洒代森锰锌。

7选择适当的时间收获

针对北方旱地玉米种植高产技术来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促使农业种植用户能够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僅需要重视玉米品种的选择、土壤的优化以及田间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期进行收获,从而能够保障玉米的产量。在收获前期,种植用户应该观察玉米叶子颜色变化情况,待到叶子颜色变黄,而且还会出现干枯,这时便可准备收获工作,并适当的应用人工与机械形式,确保第一时间收获,避免影响玉米的整体产量。

结论

北方旱地土壤贫瘠,降水不均匀,制约了玉米的种植和收获,影响了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如何在北方旱地种植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玉米,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要继续学习和引进经验,不断研究新技术,采用新方法,为提高玉米产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来用,李新兴,王家胜。山区旱地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8):22.

[2]李克民。晋中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