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2021-11-24 17:08孙志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林业种植技术要点

孙志强

摘要: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以及人民群众不断上涨的林业资源需求,我国的林业种植工程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升林业种植工程的质量和规模,既可以增强森林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圈等环境保护功能,也可以为木材加工、园林种植等行业提供原料,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林业种植工程的顺利开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功能,保障幼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的健康成长是幼林抚育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加强对幼林抚育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是提升林业种植工程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林业种植;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1导言

我们要明确的是林业种植对于改善环境而言无疑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做好林业种植不仅有效减轻了温室效应,而且还减轻了酸雨和水土流失的危害,林业种植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在做林业种植工作时我们需要掌握除草和松土、补植和保护等幼林抚育技术要点,通过利用这些技术去保护树木,维护造林地。目前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球的人们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适宜人类生存的绿色地球。

2幼林抚育的重要性

幼林树木在生长初期的根系还不发达,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幼林抚育是林业种植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不能从土壤中获取有效的水分和营养,会导致其生长处于困难期,如果在幼林期不能实现健康成长,那么其成年期就会遇到更大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幼苗多是脆弱的,当风雨来临时,由于幼苗低矮容易发生断苗的情况,还容易受到其他动物的侵害,所以幼林在生长阶段初期需要人工,通过人为的进行抚育,对待其问题进行有效检测,这对幼林成长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不进行关键的人工抚育,就不能保证幼林的健康生长,只有对树木的生长需求,对不同树种对阳光、空气、水分的营养需求有全面的了解,才能避免幼苗的死亡。

3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在幼林抚育工作中应该坚持科学性原则,在抚育工作中不能投机取巧,一切工作都需要科学合理地按照流程来进行。对于树种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尤其是一些濒危树种更要细心培养,防止出现树种绝种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树种的多样性。

3.2因地制宜原则

各个地区开展幼苗抚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各地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在抚育工作中,結合当地的树种进行,不能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生搬硬套,保证树苗面积的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培育好树苗,使当地的经济获得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3.3以培育生态林为基础

在生态林培育过程中,应该将树木的价值最大化,发挥树木净化环境、改善生态的作用,使生态林的培育课程成为当地的产业,促进环境的改善。工作人员应该对生态公益林中的幼林进行抚育,对幼林抚育工作进行有效的设计和编制,使得幼林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

3.4由林场职工开展作业

在幼林抚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由专业的林场专业人员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幼苗的成活率,有效地计算成本,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幼苗,用专业的知识培养幼苗。在落实承包的基础上可以签订合同,并将合同内容公开,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有助于社会大众进行监督。

4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4.1除草松土

除草和松土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幼林抚育工作,通常在幼苗的生长旺盛期之前开展。进行定时的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幼林根部的呼吸和水分吸收,同时也可以加快土壤中有机物的降解,提升土壤肥力,有助于幼林吸收养分,松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0cm以内,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注意不要损坏幼林的根部;除草工作是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水分营养,要注意保留一部分杂草,为幼苗根部提供遮荫作用,同时可以辅助固定水土。在幼林种植的前两年,通常需要每年进行三次左右的除草松土,随着幼林的成长情况可进行适当变更,在幼林郁闭后不再进行。

4.2灌溉施肥

对幼林的灌溉施肥工作需要根据幼林的品种、树龄、生长环境等方面因素进行适当的掌控。幼林的根部发育不完善,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能力较差,通常需要对灌溉和施肥进行结合实施,在幼苗根部开沟进行均匀撒肥,然后进行引水灌溉,让肥料溶解有利于幼苗的营养吸收。对肥料而言,要注意根据幼苗的品种和生长状态选择肥料的氮、磷、钾比例控制,防止由于肥料的营养不均衡阻碍幼苗成长。在灌溉时,要根据幼苗的种类、树龄、土壤湿度等因素进行灌溉水量控制,防止水分过多阻碍根部呼吸,导致幼苗死亡。

4.3间苗

间苗是对出现丛生现象的幼苗进行选择性清除并合理控制种植间距的重要工作。丛生的幼苗会产生水分、营养、阳光的争夺,不利于幼苗的健康成长,可能导致丛生幼苗无法存活。对其进行间苗,将较为健康强壮的幼苗留存,清除掉较羸弱的幼苗,有利于提升健壮幼苗的生存空间,保障幼苗的营养和水分充足,提升幼苗成活率。间苗工作需要根据幼林的生长状态进行控制。

4.4修剪

对幼苗的修剪通常包括平茬、除蘖、抹芽、修枝等工作,目的是促进幼苗生长。平茬是在冬季或早春时期去除幼苗顶部的少量枝叶,促进幼苗的根部发育和枝叶的横向生长,有利于幼苗的根部发达和枝叶繁荣;除蘖是去除幼苗的萌蘖,避免主干的基部长出枝叶或根蘖吸收主干的营养,以此促进主干的发育生长;抹芽是去除主干树高2/3以下未知的嫩芽,以此促进主干快速成长,让幼苗生长得更加直顺挺拔,有利于经济树木的快速成长;修枝是在晚秋或早春时期修剪掉幼苗的干枯、病虫害树枝,有利于改善幼苗的营养分布、提升幼苗的生长状态,同时防治病虫害,促进幼苗的健康成长。

4.5补种

幼林的种植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幼苗死亡,要在幼林种植一年后进行全林区的巡查,统计幼林成活率,幼林成活率在80%以下时需要进行幼林补种,幼林成活率在40%以下时需要重新进行林区的种植工作。

4.6检查验收

一般情况下,在造林一年之后,要对林地的成活率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的标准为,成活率超过85%的造林地为合格的造林地;而成活率低于41%的造林地为失败的造林地。而在这两者之间的造林地,需要做好第二年的幼林抚育工作,按照原本造林的方法进行补植和再植,使土地可以充分利用,提高造林的整体效率,使得幼林可以更加整齐。另外,幼林的管理和维护是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对幼林管理中,主要防止滥砍滥伐的情况出现,不制造荒地,不在林区放养牲畜,防止出现啃噬幼林的情况出现,还应该对幼林加强防火管理,保证幼林的成活。对于一些严重的虫害进行有效防治,保证幼林的质量。

5结语

在林业种植工程中,加强对幼林抚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对幼林的除草松土、灌溉施肥、间苗、修剪和补种等工作的重视,是提升幼林成活率、促进树木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既有利于林业工程环境保护功能的提升,也有利于林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秀玲,李雪芹,范春晖.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0(04):161.

[2]尹艳飞.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07):109-110.

[3]薛勇.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3):20-21.

[4]徐彦辉,朱波,李念祥.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6):141-142.

猜你喜欢
林业种植技术要点
试析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
简析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病虫害防治策略在林业种植中的运用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