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研究

2021-11-24 17:08倪小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农业

倪小静

摘要:自古以来,农业就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都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农业进入现代化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这过程中,农业生产模式逐渐由传统手工改变成机械化生产模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种植生产效率。

关键词:农业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

1 引言

农业种植技术对于保障农业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推广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国家农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但在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存在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为增强生产效率,应关注对相应发展模式的作用及应用。

2 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性

(1)相互联系。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的帮助,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种植技术的保障,因此两者是相关的。传统种植方法多是由人工进行或利用牲畜,人工劳动的精力是有限的,导致整体种植效率很低。因此,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降低农户劳作压力。但是,机械也只是简单的设备,它不具备良好的种植技术,所以必须由人工操作,农民可以根据他们的劳作经验,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工作。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创新依托农民的种植技术。(2)本质区别。种植业和机械生产虽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但它们属于两个行业,二者之间还是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从发展时期上比较,我国农业发展时间长久,而且不同地区的种植技术是不同的,所以整体的种植体系比较成熟。我国机械行业发展时间短,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领域需要技术人员去解决和开发。其次,从两者作用来看,农业是保障国家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机械生产则是我国发展的未来。因为现代国家实力比拼主要看工业生产水平,所以机械生产是影响我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3 农业种植技术

3.1 生物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可以为作物提供无菌的生长环境,使农民时刻关注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可以及时根据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调整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模式,选择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种植环境和模式,避免农作物在成长初期就发病或者出现早夭的现象;可以确保农作物在成长过程中所需养料和水分的充足。组织培养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与农作物的自然生产规律相结合;在被实际运用到农业种植业前必须经过反复的验证,确保技术的运用可以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有利的帮助才可以被在实际农业种植过程中被采纳。

3.2 自动化技术

中国的人工种植技术历史悠久。目前,人工种植技术已发展成为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在我国有些地区仍在沿用最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但自动化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农业,同时应用在各行各业,例如制造业、农业、航空、航天和运输业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了农业发展。在农业种植中引入了科学技术,如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化共享技術等,打造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体系,在水力、电力、农膜、光波、光线、肥料、温度等方面都能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自动化技术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有积极的影响,而且还对农作物在生长发育中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3.3 光照技术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除了按自然气候种植外,主要是在温室内进行,这影响了作物的受光性,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良,不能正常生长;并且大棚种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限制,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光合作用,为了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光照技术,使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育均匀;提高光合作用,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实际将光技术应用在种植业中,必须使用白炽灯、荧光灯和其他相关光学设备,以确保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电源;更需要关注光照强度和时间并进行把控,避免因光照强度不足或过大、时间不足或过长,导致农作物受光合作用的影响生长发育不均衡,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更严重的还可以使农作物畸形、夭折。光照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合理运用不仅能避免上情况的发生,还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因农药残留、毒副作用影响农业绿色环保发展。

4 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途径

4.1 制定农机扶持政策

对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状况,国家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协调地方政府的工作,讨论不同地区的农业实际情况,,保证国家颁布的政策能够适应各地的不同情况。在政府进行农业机械化扶贫的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协调有关农业部门,用科学化的处理方式,引导当地农民能够合理的使用机械化农业工作设备,从而保证农业机械化能够推广到我国各个地区,让农民充分的了解农业机械化技术带来的便捷程度。所以,笼统地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按分类的话可以算是一样服务于农民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政府所分配的任务,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地传达给农民,工作人员要时刻地融入农民的生活中,当农民需要某种农业机械时应帮助农民进行对机械的选用和调试,并且传授于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使农民更加方便地操作农业机械,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力。

4.2 注重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推广现代农机技术,必须强化农民的思想认识,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农机推广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农机技术推广策略,通过了解农户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讲解和培训,同时也可以与农户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让农户以眼见为实的方式了解农机技术的优势,以此提高农户的使用积极性。农机技术包含范围较为广泛,我国农村地区土地面积广阔,因此各级乡政府以及农技站应注重自身的推广职责,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贯彻农业实施的不同标准,可以采用县、市双重管理模式为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促进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农机技术推广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职能。

4.3 做好农机培训工作

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设施需要一定的技术专长,但是目前在农业中的现状是很多农民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落后。农民自身掌握的农用机械设备知识也是较落后的,跟不上最新农用机械设备的发展。针对很多农民自身的工业机械专业知识少和对培训的态度不端正,认为培训作用不大的思想理念,要给农民树立正确的农业机械创新与培训理念。农民参加农用机械创新与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农民能掌握更多的农业机械技术的专业知识及其实际操作技能,对他们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先阐明农业机械带来的便利和收益,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了解和认可,加大自身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和学习主动性,从观念上提高种植户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重视,提高应用兴趣和驱动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领域能否做大做强,农村环境能否得到改善,农民经济能否提高,直接关系农民的实际生活和小康社会的构建。在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之间具有绝对的相关性,但在农业种植生产中还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积极解决。

参考文献:

[1] 黄鑫. 提升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1):167-168.

[2] 陈果莹.试论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建议[J].农家参谋,2019,(13):8.

猜你喜欢
农业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研究
简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张北“未来农业”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周末逛逛莱比锡农业展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