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2021-11-24 17:08姚江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管理制度

姚江红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供农业使用的土地面积变得越来越小,如此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土地资源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大的变化,如此使得人均土地资源逐渐变少。从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来看,其管理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情况下使得土地改革工作无法正常有序进行。为了保证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可以正常有序实施,需对管理制度实施创新和优化。结合这些情况,本文重点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及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优化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望可以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高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管理制度;制度改革;改革现状

在新農村建设中,应对土地管理制度实施改革创新,通过这样保证自然环境发展不受约束。所以,需通过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的分析,来对农村土地制度管理发展进行探究。

1.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

1.1经营权和所有权间的冲突

在现时期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尽管政府已对乡镇村土地所经营权和所有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然而现实情况是,农民对于这些规定仍然比较模糊。政府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分配时,把集体对产权的主体方式实施了具体的分类,其中对于集体仍不确定[1]。在此背景下,农民自身合法权益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而且在相应制度中,也未对农村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做明确解释。作为农民对于土地归属权该归谁所有并不清晰,而且有些土地还没有所有权归属者,这样农民在使用这类土地时并不能确定其主体。在土地使用中,农民缺少安全感因而不能确定其使用权。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间存在冲突,作为政府部门便不会对土地的管理投入过多的资金,这样便严重降低农民经营积极性,最终只能致使出现土地荒废的情况。

1.2承包经营和利用率间的冲突

农民在实施相应工作时,所收获的经济效益与土地资源利用率存在较密切的关联性。土地所有者通常都期盼出租土地的时间可以缩减,然而土地的经营者却期望土地承包时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延长。在这样的情况背景下,农民会随意承包土地,而且还会改变耕地用途。土地本身生产要素通常都是局限的,农民会为了使土地使用获得最大收益而随意改变其生产要素。在实施生产过程中,如果生产规模已达到预期目标,那么专业分工情况便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分散农产权仍然是受牵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农民生产效率提升受到严重影响[2]。

1.3征地补偿和农民利益间冲突

我国尽管对于土地征收设置了相应的法律规范,然而对于土地征收面仍然较广,在对土地处理中,还是不能对征收范围进行明确。农民在借助土地资源实施生产活动时,时常会有一些不需进行征收的土地资源被列入征收范围,如此便 造成农民的利益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例如生态林的土地征用便需列入土地征收范围,然而在现实法律规范中却并未对此进行说明。如此便使得征地补偿和农民利益间形成冲突,如果冲突严重会致使农民生活水平无法达到标准,最终阻碍农村经济正常有序发展。

2.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优化措施

2.1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对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前提要求,是积极的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加与土地有关的细节说明,在现有制度的前提下,制定更为完善实用性强的制度体系。对于土地资源和人口数量间所存在冲突问题,一定要保证制度在当下环境下的实用性,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需基于农村土地现实情况来对原制度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通过这样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在制度当中,一定要重视农民群体的利益,防止由于土地改革而对农民自身利益造成损坏,充分处理好经营和分配土地间的相关问题[3]。

2.2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在维护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群体占有一定的主导权,以规范合法的形式来实施土地资源流转活动,并且还要保证此项活动的有偿性,农民群体也可以自愿和自主的方式来实施流转活动,可用的土地资源数量和经济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政府在创设行政管理体系时也需对农民利益进行充分的思考,一定不能盲目的更改土地所有权原本性质,也不可以随意改变土地用途,通过这样来更好的保护承包土地原本效益。

设置专属的保障基金目的是保护失去土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有些农民在进行土地交易中失去了耕地或是土地使用权,虽然得到了相应的补偿款,然而其自身的基本生活依旧无法获得保证,对于这类农民群体来说需要我国政府给予相应的援助和扶持[4]。对于经济水平差、科技相对滞后的一些地区,如因发展公共事业而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在受土地当前实际价格的影响下,农民所获取的补偿会比较少,为此便需要相关基金机构采取转移支付,通过这样辅助农民脱离困境。在对土地采取复垦和开垦时应合理的安置被征地的农民群体。

2.3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落实

在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实施改革创新中,需首先完成土地整治相关工作,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农民的耕地面积不被破坏,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增加耕地使用面积。在土地整治工作实际实施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先提升土地产出效果和耕地质量,以此促进所有项目都可以正常有序进行。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土地管理中心配置做好相应的优化工作,通过这样保证土地整理项目的完整性。在此过程中,应对业务做好管理,除此还需最大程度获取更多土地整治项目,通过获得更多土地管理资金来不断挖掘土地所存在的潜力。在此模式下所实施的土地整治管理工作会更加规范和稳定。作为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同时还应高效完成土地整治,减少征地范围,以此解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实现创设条件。

2.4缩减征地面积

基于当前征地制度所存在的不足,强化征地管理。当有转让土地或是相应使用权需求时,一定要让农民和受让者开展交易或是相应谈判,通过这样防止有的村领导利用集体土地来满足自我交易需求,而造成农民的极端情绪。对村集体控制土地力度未能削减,通过这样为农村土地交易活动创设更安全的环境。对于拥有商业性耕地占用,可对征收占地补偿金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构成全新税项,基于此可安排相关部门来负责征收此项税款。负责对土地交易进行监管的行政部门可通过垂直领导方式来开展工作,认证评估单位专业性的工作应由土地监管部门来实施,对于裁决机构可由土地法庭负责完成。不断健全土地资源价格条例,对于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性土地交易征用行为应加大管理力度,以此提高土地应用成本,并将使用者所使用土地期限适当延长,基于土地使用权,加强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以更好的管控耕地专属交易,促进限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结语

总体来说,在实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应首先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并同时结合相应问题设置针对性解决对策。作为政府部门需对土地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完善,同时还需有效完成土地整治工作,合理缩减征地面积,通过这些举措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保障,以此实现社会实现和谐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9,(026):46.

[2]龙臻.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思考[J].文存阅刊,2018, (016):190-190.

[3]梁德铭.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状思考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014):4689.

[4]陈朝光.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8(1).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管理制度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管理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借力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高速公路梁场管理制度标准化研究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