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创业情况调查研究

2021-11-24 17:08陈森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毕业生电子商务院校

摘要:通过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访谈调研等方法,梳理国内职业院校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的研究思路和典型经验,收集我校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况,剖析电商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故事,找出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探索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和校企合作作用,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政策解读与观念引导、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竞赛以及校企合作开发创业资源的解决对策,给省内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字: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调查研究

一、前言

2019年年末,全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一时期经济被按下了暂停键,然而传统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却开始加速,电子商务平台在助力国内经济、拉动消费回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全国电商交易额37.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电子商务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融合不断加速,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今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职业明确提出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可见,职业教育在十四五期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尤其是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1325所学校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在广东省开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65所,其中本科专业有19所,专科专业有46所,在校生约达13500人,每年该专业有高职毕业生大约4500人。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创新创业人才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因此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访谈调研等方法,梳理国内职业院校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的研究思路和典型经验,收集全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况,剖析电商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故事,找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普遍性问题,探索职业教育在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创业经历中所起作用,从而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创业教育指导有用的对策与建议,也给省内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意见。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更好地实现本次调研目标,4月中旬,以本校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研究所为组织方,组建团队制定本课题调研方案,通过查阅近5年来相关文献研究,同时以微信、QQ等社交方式向全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毕业生发放问卷。

本次调研主要覆盖有29所省内职业院校,其中广州本地高校20所,占68%;公办院校21所,民办院校8所。根据访谈调研统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历史15年以上共6所,10-15年的共12所,其余办学时间平均8年,最晚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是2015年开设的广州华夏学院。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21个问题,能全面地反应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截止7月20日,共收回436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28份,有效率为98%。在调查的428人中,男生225人,占37.1%,女生203人,占62.9%。2020年毕业生116人,2017-2019年期间毕业的毕业生210人,2016年前毕业的毕业生102人。

自2014年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如何培养职业教育毕业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中职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类教学改革项目的热门研究方向。本调研组通过在百度学术中查阅近5年来相关文献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为主题关键字,共查阅到111篇相关的研究论文。

其中岳向华[2]在2015年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8所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在校生进行随机抽样调研,归纳分析了省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4个现状,提出了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优化创业环境等四点对策。肖毅[3]在2018年也对在校生开展创业教育调研,提出人才培养阶段、创业训练计划和优化创业实践等三点建议。本文借鉴了以上兩位学者的研究思路,将在校生的研究对象调整为近5年内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成果的分析更为直观,对适应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时代需求更有针对性。

王胜华[4]从职业院校创业文化的角度阐述了赣商文化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作用主要体现为营造地域文化的软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观念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规范。张锦[5]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精准对接双载体”为案例,重点分析了社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和具体做法,总结归纳了人才模式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的改革经验,为本文在如何打造校园环境以及深化实践教学,提升创业能力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建议。

三、调研资料分析与发现

(一) 毕业生就业情况

1.毕业生流向

毕业后大多数留广东省内,一线城市对人才吸引力较强。调查问卷显示,93%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留在广东省内,其中留在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共195人,占总人数的60%。这说明了一线城市的电商行业吸引了大多数本专业毕业生人才。

2.专业对口率

专业对口率超六成,市场人才需求匹配度较高。调查问卷显示,63%的毕业生所在单位性质为民办企业,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包括:IT/软硬件服务/电子商务/因特网运营(55.7%)、批发/零售(4.8%),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2.74%),贸易/进出口(2.44%),合计专业对口率达到65.78%。这体现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认可,也说明了市场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匹配度较高。

3.岗位与薪酬

过半数毕业生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并超过全国平均薪酬水平。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6]支出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营销推广、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等核心岗位。从调查数据中看,这部分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占56.4%,毕业生薪酬超过5000元有161人,约占50%。这说明职业院校所培养的过半数毕业生能够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薪酬水平上超过全国高职大学生的平均水平(4295元)。

(二) 毕业生创业情况

1.创业时机

专业对口的行业更适于创业初期,创业内因以增加收入和挑战自我为主。调查数据显示,电商专业毕业生在近三年内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88%。从行业上看,这些创业者集中于IT/电子商务/因特网、贸易/进出口、快速消费品等行业。从创业动机看,78%的学生是希望通过自主创业可以增加收入和挑战自我。这说明,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近三年的创业环境与专业对口的行业更适合于创业起步,创业者对自主创业可以增加收入、实现自我价值具有更高的内因动力。

2.资金问题

资金是创业者的最大障碍,目前主要依赖于个体力量解决。调查数据显示,对自主创业而言最大的障碍是资金不足(36%),其次是经验不足(28%)与竞争激烈(20%)。针对资金问题,76%的创业者资金来自于自身积蓄,40%来自合伙人,32%来自父母,对于银行贷款、社会扶持基金和风险投资比例不足20%。同时只有12%的创业者反馈经常关注政府创业优惠政策。这说明受访的创业者主要依赖于个体力量(如自己、家人和合伙人)解决资金问题,对政府政策和社会融资渠道缺乏了解,社会资金未得到有效利用。

3.提升途径

创业者倾向于自主学习这一途径进行提升,商务实操类课程更受欢迎。调查数据显示,能明显提高创业者知识技能的途径有自主学习、成果经验、老师授课和创业活动培训。对比分析创业者和就业者两类人群,他们觉得对学习提高有用的共性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基础与实操、消费者行为分析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这三门课明显都具有较强的商务性和实操性。

4.创业障碍

加强资金、政策和实践能力培养可以降低创业障碍。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导致就业者不自主创业的不利因素包括:资金不足、经验不足、性格不合适、缺少好的创业项目等原因。除了性格不合适这点认知外,其他三点均可以通过筹建创业扶持资金、宣传政府创业政策、磨练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进行提高,降低毕业生自主创业不利因素影响,提高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心。

5.创业教育

资金、技术、市场和项目是职业教育应注重的重點。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被问及自主创业最需要得到哪些支持时,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创业基金和技术支持更重要,其次是创业贷款与补贴以及市场开拓。通过词频工具分析电子商务毕业生对学校能够提供的创业教育建议关键词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创业、经验、项目、技术和能力五个部分。这为职业教育应该提供专创融合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探索方向。

四、调研对策建议

通过整理调研数据和分析对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研问卷,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中要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加强政策解读与观念引导,解决资金问题

前文分析可知,毕业生的创业障碍和不利因素中,资金问题占据了很大比例,这说明在毕业生中,政府优惠补贴政策、创业扶持资金、以及风险投资等多项有利于自主创业的途径缺乏了解,也说明了职业教育在校期间对这部分内容缺乏解读和观念引导。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创业资金的筹建问题,加强相关政策的认真解读,创建良好的认知环境,有效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创新创业过程中资金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二)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解决能力问题

前文分析可知,不管是就业者还是创业者的毕业生,他们对于通过学习提升自身能力这一观点都很认可。对高校而言,在三年在校期间贯穿对创业能力培养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至关重要。经过三年的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实践,我校电商专业专创融合教育已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模型,具体做法是:把对创新创业课程如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基础、市场调研与分析、认识新商业、创新创业类比赛、电子商务创业项目设计、电商创业实践、电商平台运营、第二课堂活动等课程,融入专业4+1课程模块,规范双创教学路径,创新2+2+n学分管理,显现教学成果“三品化”。根据不同学制教学秩序,多维分段递进教学内容,以作品(创新创业基因培育)—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商品(创新创业项目蝶变),把双创课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创新创业全员育人。

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以“工作室”为平台实施导师学长制,以“学历证+职业技能证书(1+X 证书)”相融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要求相衔接,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从而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解决项目问题

将创新创业竞赛的要求融入到本专业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打磨创业项目,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挑战杯、互联网+等创业类竞赛,充分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推行创新替换学分的相关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积极参加创业类工作室项目活动,以创业成效完成课程学分考核,解决在校期间项目难、团队难、实施难等三大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在校生学习成果评价和追踪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建立专业自我诊断与改进机制,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反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四)开发校企合作的创业资源,解决市场问题

以“打造教学资源平台、提供优质共享资源、规范专业教学要求、满足师生自主学习需要”为合作原则,建设校企合作开发的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共享数字化资源,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引进企业真实创业导师,组建企业教师和专业教师“双导师”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现企业真实项目的操作,同时每学期在电子商务大节“双十一”、“6.18”前后通过每学期3周左右实训周形式,让学生在实训期间立足市场需要,增加岗位实操,促进学生融会贯通;以行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整合“政、行、企、校、研”的优势,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和就业培训工作,打造实现企业和学校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贵.国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情况调研[J].电子商务,2014(04):54-55.

[2] 肖 毅.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6):159-162.

[3] 王胜华,谢莎莎.赣商文化促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 2017(29):26-29.

[4] 张锦,梁海霞,严中华. 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融入社会创业教育的“精准对接”路径研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8(23):70-73

[5] 岳向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电子商务,2016(01):83-84

[6]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N/OL].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07-30]. 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nr_gzjxbz/gzjxbz_cjsmdl/cjsmdl_dzswl/201907/P020190730550747986651.pdf

作者简介:

陈森玲(1986-),女,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毕业生电子商务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