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2021-11-24 17:08朱立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传承

朱立敏

摘要:现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对于民族而言,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这些年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促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深入融合,给群众文化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为了使得群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相应单位应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策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促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有效传承。本文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进行浅析。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传承

引言:传统文化是在精神文明变迁的过程中,人类思想观念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传统文化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国家重视群众文化发展,各个区域在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立足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现实需求,制定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措施,力求将群众文化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促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民族凝聚力。我国在发展的各个时期,优秀传统文化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文化号召促使全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凝聚到一起抵抗外敌。但是近些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阻碍了我国民族文化的有序发展,为了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应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高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其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推动我国有序实现中国梦。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其中的文化精髓蕴含着各个时期我国人民的精神智慧,对人民的道德和规范具有更多要求,在建设文化的过程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过将其中的精神文化信念发扬光大,为人民提供良好的行为准则,使得中国梦能够在更快实现。

最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民族复兴提供推动力。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参与者主要是人民群众,并且参与群众的范围、年龄阶层、工作职业较为广泛,在群众文化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使我国倡导“五个认同”理念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为实现民族富强复兴梦想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各个精神文明建设时期,时刻坚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目标,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且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渗透到各个方面,促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间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行有序传承,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夯实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基础。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策略

1、将群眾文化活动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

党和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占有关键地位,人民群众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这些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的生活需求已经从解决温饱转向精神需求,这种心理追求的转变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近些年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我国部分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传统节日,对我国端午节、七夕节的关注程度较低,甚至部分年轻人不知道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因此,为了有效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机构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传承,在传统节日即将到来前期,各个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娱乐需求,组织相应的节日文化活动,这样既能满足人民在精神方面的文化娱乐需求,还能将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传承。例如,在元宵节,各个地方政府可以举办猜灯谜、踩高跷等传统文化活动,使得人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发挥政策扶持作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多元发展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组织实施,在传承时需要党和人民积极参与进来,国家政党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统筹领导作用。自从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我国的精神文化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成就,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政党应发挥出政策扶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列入到精神文化建设中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结合现实情况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工作,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多元发展的目标。例如,当地政府可以根据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制定完善的文化建设扶持政策,并利用信息技术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视频讲解或者图文宣传的方式,在当地各个政府网站、公众号或者抖音进行传播,促使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能够相互交流自身学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

3、制定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

国家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群众精神方面的幸福感,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其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形式,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力度。例如,国家可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举办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知识竞赛,古诗词朗诵、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加群众文化活动的趣味性,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传承的目标。与此同时,各个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实际情况,构建多样化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拓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定期通过线下宣传的方式,在各个区域举办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通过物品激励的方式组织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促使人民群众在参与中可以全面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深层内涵,有序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近些年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再加上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人民注重个人精神文化发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程度提高。因此,为了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传承,国家应利用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传播,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发挥政策扶持作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多元发展、制定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促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播力度。

参考文献:

[1]钱婷 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J].职业技术,2020,(02)。

[2]刘姬冰 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J].学院学报,2020,(01)。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传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