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探析

2021-11-24 17:08张楼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挖掘课程思政运用

张楼

摘要: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要求,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将所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所讲授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上的有机统一,职业素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国际国内时事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为主体,提升思政元素融入有效性。

关键词:专业  课程思政 挖掘 运用

课程是专业的组成要素,各类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并需要学科建设的强力支撑。教师要结合课程所归属和服务的学科与专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特别是所涉及的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科学家或模范人物事迹,学科专业原理、观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实践、教学实践、科技实践等,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一、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大学生在未来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除一般共性的职业素养之外,不同学科和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各有侧重,甚至差异很大。教师要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要求,从职业素养养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增强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建党10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对学生进行“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爱国主义等教育的生動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选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地区的实践成果进行案例教学,分析阐释蕴含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增强课堂的育人效果。要特别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背后的文化优势,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国际国内时事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

新时代的大学生葆有积极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热情,对国际国内时事、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等都特别关注,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把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放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和两种资源的背景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内容进行教学,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并分析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理解中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例如中美贸易战、奥运会、英国“脱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

四、以专业课程为主体,提升思政元素融入有效性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要求。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必须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将所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所讲授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上的有机统一。

1、融入教学方案是关键。

教学方案是教学实施的方案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和路线图。教师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方案,既是对融入的内容、时点、方式、方法等根据学科知识特点、教书育人规律等进行的科学合理设计,也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梳理和再造,以确保知识教育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统一,这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性准备工作。

2、融入课堂教学是重点。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中的育人规定,重新认识和梳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教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进行系统化、再造性的设计和实践,体现到课程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各方面之中,实现课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多元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价值判断情境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和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理论思维、方法论和价值判断,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3、融入实践教学是重要方面。

加强实践育人,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就是要将育人目标统筹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去,坚持把育人要求融入实践教学工作全过程,加强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等。

4、融入学生自主学习是重要拓展。

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体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

五、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把握要点与建设方向[J].包兵兵.教育科学论坛.2021(21)

[2]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探索[J]. 刘通,黄玥,黄威.公关世界.2021(13)

[3]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究[J].周天源,陈茂华,张勇.轻工科技.2021(06)

[4]浅析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思政要素挖掘方法[J]. 林峰.南方论刊 .2019(12)

[5]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研究[J].崔天明.数码世界.2020(11)

本文系2020年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科研规划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LZY2057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挖掘课程思政运用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