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分析与管理对策

2021-11-24 17:55刘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装配式质量设计

刘瑜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将传统建造中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里制作完成,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装配形成整体建筑。这种建造方式从理论上能够起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是推进绿色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施工难度大、时间周期长、项目成本增加等问题仍然存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装配式建筑设计作为建造过程的上游环节,成熟的技术、精细化的管理,对构件预制的难易程度、施工现场的质量、效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设计;质量;管理

引言

現阶段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逐步进入到绿色发展时期,各类新型建筑形式逐步出现。例如常见的标准化设计、工业化设计等,在工业建筑项目建设发展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属于基础性施工方式,有助于实现建筑领域多项理念全面创新,能保障绿色社会发展构想有效落实。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标准化设计属于核心发展要素,能为工程施工建设奠定基础。目前建筑企业要注重全面实施标准化设计模式,在各个设计环节中全面落实,能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综合效益,实现建筑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1 影响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因素

1.1 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

装配式建筑的标准体系与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一是结构规范体系不成熟。材料性能、连接节点、结构体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实际试验不足。二是模量标准没有得到执行。各建筑体系、部品部件、设备之间模数不协调。三是建筑等标准不健全。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全装修设计标准、部品部件设计标准等技术文件较少,缺乏设计依据,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1.2 工艺技术层面的关键因素

预制构件预制和现场组装环节,采用的工艺技术不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在工艺不合理、技术先进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所有部件的制造和安装质量。尤其是在吊装环节、拼装环节,经常因为工艺流程设计得不合理,出现结构碰撞的质量问题、结构损坏的质量问题等,难以有效维护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强度、稳定性,对各项工作的高质量执行、有效性开展都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危害。

2 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的对策

2.1 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和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标准形成合力。同时,充分考虑零部件的供应资源、技术条件的成熟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坚持全面发展和安全的基础,灵活使用装配率指标的权重和内容;在满足建筑功能和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装配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建立,确保装配式建筑健康有序发展。(2)改革创新监管机制。现行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相互割裂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应加强装配式建筑学习。重点强化公共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风险管理,必要时可采用政府购买方式,委托有能力的单位进行质量监督。监督节点应注重时效,减少后置检查对项目生产、施工变更的影响。从管理模式、检测检验、后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监管机制。(3)强化示范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成熟的技术体系和管理经验运用,做好行业示范引导工作。做好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2.2 工艺技术因素的有效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应注意过程和技术因素的控制和协调。首先,在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不同部位的构件应选择不同的制造工艺。构件厂家应加强与深化设计单位的配合,合理设置接头位置,增加标准件在产品中的应用,以利于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和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其次,还应重视吊装工程的工艺技术,施工单位预先编制装配式构件吊装专项方案,选取适当的吊装时间节点,选用合适的吊装机械设备并安装得当,保证吊装操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吊装操作前应检查提升梁下预留孔洞的尺寸和位置,起吊过程中也不能和墙板之间有碰撞,以免破坏构件影响结构质量。在吊装预制楼梯段期间,也应该详细开展检查工作和检验工作,避免在吊起的环节中出现一侧倾斜的问题,这样在工艺合理控制的情况下,能够预防因为工艺因素的影响发生质量缺陷。

2.3 部品设计与方案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中,应在局部设计和总体方案设计中明确各种设计功能。设计师应在最大程度上对多个零件的功能性进行标准化设计,以确保多个零件的功能性得到有效控制。目前,零件的标准化布局涉及到零件设计中的多个单元。比如在建筑主体厨房空间中,设计单元中涉及到储物柜、烹饪单元、洗碗池等,此类要素均要实施全面分析,对各类生活中常用物品实施规范化摆放。在方案设计优化中,要注重对建筑特征深入剖析,判定建筑功能。目前要注重对项目建设周期进行分析,全面提升施工质量,选取最合理的施工材料。还要注重对选取各类物品参数合理判定,注重对预埋构件合理设定。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方案设计中,要注重突出隔音以及防火作用,对各类构件实施有效规划,对构件整体数量进行控制。目前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在诸多项目施工建设中运用,主要涉及到四类户型。在各类户型设计中,要注重选取标准化设计方式,能对各类型户型排列方式合理控制,优化户型基本种类。相关设计部门要注重拟定总平面规划计划,能保障空间内多重组合形态有效设计,确保装配式标准化设计能高效化落实,全面提升设计适应力。在门窗以及预制外墙板设计环节中,要注重遵循组合调整模式,对组合调整灵活性合理控制,保障设计环节中工业化建筑特征能集中显现。在标准化设计模式运用中,要注重全面遵循组合理念,确保各类构件可复制性,这样能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成效。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革命,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作为建设工程的上游环节,对生产、施工环节的质量、成本、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合理政策引导、完善的技术体系、有效的监管措施,将复杂的工作在设计阶段予以充分考虑,在现场完成简单的装配,才可以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炳洪.装配式建筑设计问题分析与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5.

[2] 叶齐.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7):618-619.

猜你喜欢
装配式质量设计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BUBA台灯设计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睡个好觉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