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2021-11-24 17:55陈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红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着新课程革新的改变而改变,改变内容有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等。而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举措,需要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提升自身知识涵养,以学生为主,帮助学生独立设置阅读目标,同时学会自主理解并感悟阅读内容,灵活运用阅读技能,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创新

引言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其他各个能力的前提,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小学生正是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各种知识,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修养,陶冶情操。并且循序渐进的在阅读中进行美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阅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许多教师开始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不过目前的成效并不是十分理想,还有着非常多问题需要解决。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导致教学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在这样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率自然下降。因此,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阅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阅读练习时思维受到限制,阅读效率降低。为解决上述情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适当地增加课堂的趣味元素,借助这些元素来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促使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学习,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能过于注重课堂趣味性而忽视学生对文章的关注度。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展开新型阅读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生活、学校、工作、娱乐等行业无处不在。基于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网络以各种形式逐渐渗透到教育行业中。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通过科学技术与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教学形式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新兴语文阅读方式的魅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更好地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新模式。目前,互联网与语文阅读教学有多种融合方式,并且已经开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践,比如,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音乐、艺术作品等,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课文中。也可以在进行场景表演的时候,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放出各个情境的图片,让学生更具有情境表演的兴致和氛围。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时,教师在讲解完課本剧的构成和具体要求等重要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教师的讲解亲自去排练一场剧本课,然后在班级里展示出来。在学生表演的时候,为了使现场更具有戏剧性,教师可以把学生要表演的场景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在一些特殊的地方配上特效、音乐或道具等,不仅烘托气氛,还让表演更生动。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库的支持,搜索关于童话故事的视频、音乐、典故等,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内容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产生联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童话式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小学语文阅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在利用互联网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将教学任务融入课堂活动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积极探索互联网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形式。

(二)构建阅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文章的理解和教师有差异性,一些教师认为很好理解且显而易见的内容,学生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理解,这就是年龄的差异所带来的认知差异。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围绕文章构建出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比较难懂的知识,同时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避免学生走神的情况发生。由于小学生容易被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教师可以将一些较为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文字融合在动画中,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接受。学生在这种教学引导下,将会对阅读文本有非更深刻的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实现思维的发散。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于名胜古迹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这处景观中一些具体景象的视频或者图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将会对景观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也可以快速理解文章中的描写内容。

(三)精准选择阅读的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内容的精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提高阅读教学内容的精准度是每个教师务必要实现的一项目标。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的解读,能够对教材文本内容有全面的审视和了解,这样才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适应的教学内容。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并且都是关于自然环境内容的课文,这对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一定的培养作用。所以教师在解读该单元教材时,可以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将单元思想融入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此使学生对该主题思想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其次,教学内容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一篇课文在写作思路和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上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一特点入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设定。例如,《江南春》古诗教学,教师可以将品析字词作为教学重点,采用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对诗人用字的巧妙进行把握和理解。再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本来”“至少”等词汇能够将说明文的用词严谨地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将利用“至少”造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对说明文的特点有深入体会,还能实现从读到用的学习目标。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应用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文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模式的创新及个性化阅读活动的展开,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雪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2]王承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2).

[3]杨家俊.探究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