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1-11-24 17:55黄金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数学

黄金艳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这符合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然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基础教育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但是受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量,就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其中数学实验是有效方式之一,数学课堂实验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究有效实现的对策。

1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没有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缺少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实验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质量,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目标。

实验单一。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实验教学不需要花费过程的时间,传统的授课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课堂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大多都是事先设定好的单一的实验流程,学生只是按照设定好的流程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失去了实验的积极性。还有部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实验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发展。

教学思维固化。部分教师对于课堂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只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得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数学思维难以得到发展。数学教师要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但是部分教师自主性不高,学习管理者也并没有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角度展开实验教学的教研互动,教师的教学技能难以得到提升。

2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对策研究

2.1合理调整实验教学难度

由于学生之间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积累量各不相同,统一难度的实验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备课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设置实验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运用数学知识,这样的方式可以满足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验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形象;接着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探究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猜测方法,最后确定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不同难度的实验中来,让学生可以有选择进行实验,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实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活动,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设计,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展示实验,这样的方式可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发展,使得教学更有效率。

2.2学生自主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实验课的兴趣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课,合理地实验活动的设置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实验课堂的积极性。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题。例如,教师讲解几何知识时,讲解完成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数学课堂实验的实际作用。另外,对于传统枯燥的数学实验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形式。例如,学校教研组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数学实验课程内容的分析研讨会,教师可以总结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可以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为学生规划实验课程的范围,学生可以在此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活动,实现数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实际作用。

2.3拓展实验能力

拓展实验能力是数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学生对数学试探的应用能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起到引领作用,在课后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实验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将实验总结类的内容作为作业留给学生完成,并给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总结实验出现的原因、实验成功的原因等,学生在总结中发现实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除此之外,为了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实验总结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防止出现的事故。在实际的讲解中,教师还可以引用错误的操作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出现的失误,教师也可以邀请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进行现场展示,并讲解实验思路。

2.4创设实验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实验学习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的角色,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意义。例如,在长方体的面积的求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进行实验分析,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验体验感,教师可以进行情境创设,开展相关图形面积的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在拼接图片的过程中理解图形面积的概念和求解公式,學生对于面积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其次,数学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并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教师有针对性设计实验,使之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语

当下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这些问题,并根据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被调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9,(10).93.

[2]徐福连.农村小学数学问题解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1):685.

[3]崔媛,李永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3).134-135.

[4]夏永军.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问题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4):194.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实验数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