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

2021-11-24 20:29彭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沥青路面公路工程

彭波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物流网络的逐步完善,公路建造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多,为保证工程建造质量与道路使用效果,强化交通安全性,施工企业开始普遍使用以沥青为代表的新型建材,并逐步改进路面施工技术。通过不断革新升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能够保证交通道路的持续使用,提高公路建造工程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施工活动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与核查,保证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可在有利外部条件下得以充分发挥。本文详细介绍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基本特性与内在架构,并列举了不同形式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可行监管策略。

关键词:交通建设;公路工程;沥青路面

1 引言

当前,我国公路网络基本完善,新建公路技术日益成熟,沥青路面以其行车舒适、噪音小、养护方便等优点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公路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对于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节约资源,降低养护成本。因此,开展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意义。

2 当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面临的问题

2.1 车辙问题

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因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高发性,一直以来沥青路面施工的发展都离不开车辙问题的影响。造成该问题的因素有很多,首要是车辆的荷载问题,车辆荷载过高,而公路沥青的承载能力较低,大型货车就会对道路造成一定的破坏。其次是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温会导致沥青路面吸收的热辐射增多,混凝土结构松动导致整个路面的承载能力和平衡能力下降,遇到荷载过大的车辆,便很容易出现车辙问题。车辙问题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完整和美观,还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应当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2 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沥青路面建材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因素有关。任何的沥青路面都无法避免出现裂缝,有的是因为自身材料不过关,有的则是因为公路使用时间过长,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因素过大造成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2类,一类是荷载裂缝,主体仍然是荷载过高的车辆,由于外部挤压和受力问题造成的路面损坏。另一类是非荷载的裂缝,这类裂缝产生的因素较复杂,有环境因素也有路面本身的结构因素,多数是因为沥青路面出现了温度变化情况而导致失衡从而出现了裂缝。

3 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3.1 施工准备

(1)沥青路面施工开始前应做好下承层清理,当发现雨水口或路缘石存在缺陷时,应及时调整,并对路面标高和其它技术参数进行复测,若不满足要求,应立即上报至业主与监理部门。沥青摊铺施工时,应对雨水口与检查井进行覆盖保护,并安排专人进行必要的覆盖。(2)做好各类机具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并通过调试确保所有机具设备都处在良好工作状态。施工必须配备数量充足的设备,与施工要求相配套,而且重要设备应有备用。(3)开工前为所有人员实施技术交底,确定其具体职责,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全体人员都能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4)摊铺时,针对现有窨井,需在摊铺底层料以前覆盖钢板,防止在摊铺时遇到窨井导致摊铺机被抬升,影响摊铺后的平整度。摊铺细料之前,需将窨井抬到实际的摊铺施工高程,避免发生跳车。完成细料摊铺后,对于积聚的粉料,需由人工使用小铲将其清除干净。(5)现场人员必须密切注意实际的摊铺动向,当发现横断面不满足要求、结构处缺料和表面不平整时,应立即由人工进行补料或对混合料进行更换。采用人工进行修补的过程中,注意施工人员不可直接站在温度较高的混合料表面进行操作。

3.2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

施工人员在进行摊铺环节时,应在施工之前考虑到影响摊铺效果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摊铺速度、摊铺高度、道路宽度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摊铺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将沥青路面摊铺速度控制在3~6m/min,以此保证沥青路面摊铺的稳定性与均衡性,使沥青混合料尽可能地均匀撒布在路面上,采用一次性摊铺的施工方法。在进行如十字路口等环境较为复杂的地点的道路摊铺活动时,必须由业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计算,结合实地情况调整摊铺方法与混合料的配比。

3.3 沥青碾压技术

在沥青路面铺设完毕后,就需要开始进行碾压,不同沥青道路选择的压路机压力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碾压之前,需根据该道路实际可承受的压力选择压路机。在碾压时要确保速度的平均和重量的平均。对压路机的碾压次数以及碾压速度都要进行设定,因为该沥青路面还未真正成型,地面较为脆弱,压路机的压力过大或者不够平均都有可能对路面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常规路面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控制在3km/d,这样的速度能够照顾到路面的细节问题,在确保整个路面碾压结实的情况下还能够进一步的平整路面。碾压技术需要考虑到初次碾压和二次碾压,因此施工过程中最好进行详尽的道路施工记录,这样在关键时候能够确保其问题有所追溯。

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

热再生施工中,旧沥青材料回收与处理极为关键,需要对维修旧路面进行铣刨或翻松处理。铣刨机铣刨后的旧沥青混合料可直接使用,为了提高旧料的均匀性,可提前完成破碎、筛分处理,大幅降低大粒径集料含量。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旧料铣刨之后不得放置过长时间,一旦放置时间太长,将会出现RAP结块等情况。为了保证RAP材料质量,须分层堆放。可按照料源、沥青含量、集料级配等条件进行合理堆放,不得混放。

4.2 进行高水平的人员管理

施工方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工序与质量标准,并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规定每个工作人员应当完成的质量管理任务,细化质量管理控制条件,促使施工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质量监测能力,依托既定的施工组织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检查对象进行调试,对不符合施工规则与质量标准的工艺进行不断改进。施工方可设立独立的质量保障管理小组,为成员分配多样性的工作内容,严格监管、调控不同环节的施工作业。

4.3 设备管理

施工尽量使用先进设备,尤其是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始终良好,以充分發挥设备作用与功能。在混合料的拌和厂与施工现场都必须设立专门的维修小组,并将易损零部件与检查维修所需机具准备齐全。有故障和漏油的设备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否则会使路面被污染。

5 结束语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而作为其中尤为重要的公路建设,它的质量把控成为了交通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该有的放矢,重点关注公路建设中的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从源头入手,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由小见大,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的同时,促进公路施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苑春玲.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门窗,2019,{4}(17):119.

[2] 叶新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风,2019,{4}(26):128.

[3] 胡启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9):246+248.

[4] 赵玲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途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9):54-55.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自融雪沥青路面抗凝冰剂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透水沥青路面淤塞问题分析
论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