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如何进行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1-11-24 20:29姜文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国企新时期档案管理

姜文娇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国企而言,档案管理不仅仅是保存重要的信息资源,更关键的是对工作的监督保障,传统的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而新时期下,国企要积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转变档案管理观念,优化档案管理流程,进而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国企;档案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国企管理者能够根据企业档案内容分析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应急方案,同时,还可以从档案信息中规划企业发展的方向,因而,国企的档案管理是非重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激发国企档案管理活力,推动管理质量的提升,更好的辅助于国企发展。

一、当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重视度不够

档案中蕴含着各个部分、各个人员的重要信息,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也是证明企业深厚底蕴的关键,而档案管理负责档案的搜集、整理和分类归纳,不可为工程量不大,很多企业不重视归档工作,导致档案遗失、残缺,不仅影响着档案的完整性,而且也影响着档案的质量,很容易因为资源和信息的不完备导致重大决策问题发生,而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主要是因为档案覆盖的内容广、信息来源杂,牵涉的部门多,进行如何浩大的工程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实际收获的效果可能不及投入的十分之一,再加上档案整理和管理工作可能不会转化成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只是单纯的企业发展的前期投入,因而企业不会过多关注于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而国有企业领导层侧重点是经营业绩,对档案管理的重視度不是很高,进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和生产经营活动很好的切合,再加上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致使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和实效[1]。

(二)档案管理工作缺失

在进行档案管理时,整体管理观念欠缺,有失公平,对于会计方面的档案管理较为严谨,其他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缺失,这是因为会计档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再加上上级管理层常常审查会计方面的档案,进而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低,而这样的档案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管理者很难全面剖析企业的状况,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同时,给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创新带来难度,目前而言,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各部门之间档案管理分散,档案的使用权限不明确,有些部门聘用专人进行档案管理,有些部门将档案管理权归于个人,进而档案的整体调取十分困难,内部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无法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导致档案管理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档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归纳、分类业务不熟练,再加上有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分到内勤工作范畴,破坏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实际上,有些企业没有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进而加大了国有企业进行档案管理的难度,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且对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创新策略造成阻碍[2]。

二、新时期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新时期下,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必须进行创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发挥资源和信息的价值,促进国企和信息化的融合,加深信息化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生命力的广度和深度[3]。首先,国企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意识,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自身经营和发展的作用,并将档案管理工作按入日常工作事物中,制定一系列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条例,自上而下形成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风气,进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随之提升档案归档和搜集的意识,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国有企业领导者要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认知,转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观念,进而推动档案管理向高质、高效前进。此外,国企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设备和人员,进而促使档案工作人员认真完成档案管理相应工作,同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将档案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只有档案管理工作与个人紧密联系,才能切实的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进而管理人员才会积极的完成档案搜集和归档工作,保障档案的完整性,最终实现档案的价值和实效[4]。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私人企业,尤其是重大信息资源管理中,一定要做好人员的资格检查,在档案管理方面,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聘用标准,选择具有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时,公开档案管理考核,只有经过档案管理考核的人员才能进行入国企的档案管理岗位,资格通过之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只有通过岗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工作,根据完善的人才聘用和岗位培训机制筛选档案管理人才,保证档案管理的人员水平[5]。此外,为了避免人才流失,国企应秉持公平的原则,对待档案管理人员和其他生产经营人员,进而档案管理岗位人员不会因体制内不公平对待而选择再就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仅仅从招人方面,还应在维护方面,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同时,国企还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组织相应的档案管理技能和信息化建设技术的培训,进而提升整个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优化档案管理流程,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档案接收和整理新制度,进而实现国有企业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激发档案管理的活力,这就要求国企要积极主动的吸收外界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档案管理的共享,建立相应的电子信息档案库,及时更新存档时间和目录,并将纸质版档案上传至电子数据库中,保存重要的档案信息,减少实体档案的损坏和消耗,结合网络技术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应适当扩大档案的搜集范围,丰富电子数据资源库,使其更好的发挥检索功能,为档案提取提供便利[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国企的档案管理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合理利用现有的档案资源,适当扩大档案管理范围,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管理体系,并严格控制档案管理人员的资格,这样才能实现国企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国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艺. 新时期如何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9, 000(011):148,150.

[2]黄燕燕. "新时期如何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现代国企研究 152.02(2019):170.

[3]骆美言. (2019). 试析新时期信息化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企业文化(中旬刊), 000(005), 197.

[4]张丽萍. 新时期如何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时代报告, 2019, No.308(08):167-168.

[5]徐飞翔.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J]. 经济师, 2020(10):2.

[6]杨朝峰. 对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现代企业文化, 2019(19):93,95.

猜你喜欢
国企新时期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