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

2021-11-24 22:55曾丽英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疫情

曾丽英

【摘要】:群众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推进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也有着很大的作用。群众文化与开展农村基层文化以及小康生活的建设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此项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思想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活动建设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就通过论述疫情下如何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的有效性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疫情;满足;群众文化

引言部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值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有了很大进步,对农村基层的建设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以及其他相关事务的发展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不能因为疫情就放松农村发展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因此探究群众文化的出路是现阶段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家发展的“特殊性”改变群众文化的建设思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支持。

一、加强农村群众文化的重要性

(一)满足群众精神建设的需求

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只是关注于物质基础的完善,还要对思想文化进行加强,使得基层人们的思想也能够与时俱进,从而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的工作停滞不前,不仅对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对基层民众的生活等造成了损失,但同时人们的思想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疫情防控期间很多民众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及时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在疫情的影响下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有关部门可以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使得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加强。

(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建设。我国人口的数量是比较大的,其中农村人口的基数较大,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农村中投入的资金、经历以及人力资源等都是非常大,所以重视疫情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重视群众文化工作的落实,也是国家发展中所必需的。并且提高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水平,加强基层综合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疫情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群众思想觉悟有待提升

由于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并且对人体的危害较大,所以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提高疫情的防控效率,多會采用居家隔离、防控等措施。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无法出门开展工作和劳作,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甚至无所事事,部分群众对群众文化产生误解,不了解群众文化建设和加强对自身产生的积极影响,不愿意学习和参与文化建设活动,一味地刷抖音、短视频、玩游戏等,荒度时间。还有一部分基层群众认为群众文化教育就是理论知识教育,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无关,并且对自身也没有促进作用,所以不愿意接受相应的群众文化教育,造成政府部门群众文化教育工作无法开展。特别是在一部分偏远地区,受到文化程度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不认可群众文化的积极影响,部分区域还存在抵触情绪,使得文化教育活动难以顺利地开展。

(二)群众文化传递方式和设施较单调

在以往的农村基础建设中多会注重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思想文化的贯彻和落实缺乏重视度和有效的措施,并且在开展群众文化教育期间,部分基层行政部门也没有将文化建设与时代发展的趋势进行融合,使得传递的方式较为单调、落后,参与文化建设的群众数量较少,无法发挥群众文化的积极影响。再加上疫情影响,为响应不聚众等疫情防控理念,部分事业单位会选择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文化教育活动,教育形式单一,教育的内容空洞,缺乏新颖度和创新性,并且教育仅是通过手机以及简短的文字、语音等宣传,存在走过场的现象。部分事业部门选择的传递方式和主题较为先进、新颖,但是内容过于“官方”,很多的内容专业性过强,农村群众的理解力稍弱,也无法达到教育的目标。

(三)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所依靠的多是电子类产品,这就使得群众文化的开展要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所以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就要依靠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通过网络形式使得人们可以了解群众文化的实际内涵以及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基层部门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开展的线上教育活动缺乏创新力,使得群众的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并且在开展的线上文化传递中没有结合疫情下的社会特点和文化建设需求,还是依照以往的经验方式开展,产生的效果与预期的效果差异性较大。

(四)群众文化重视度不高

在疫情下,很多地方部门为保障疫情防控的有效性,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都抽调在了防疫抗疫的第一线,对群众文化建设投入的财力、物力等精力较少,没有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落实,群众文化建设投入少之又少,导致群众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影响群众文化建设持续发展。

三、疫情下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在疫情的影响下,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多是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相对于实地工作的管理,网络环境较为复杂并且其管理的质量与实地开展教育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科学管控措施,使得线上运行能够依据规范的流程进行,积极开展线上宣传,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相应地,为达到群众文化建设教育的效果,就要对开展此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行监督,坚决避免出现形式主义,落实群众文化,发挥其效用。

(二)注重群众文化的建设投入

群众文化的建设还是需要多种形式以及长时间的坚持和完善才能使得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所以群众文化的投入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得文化教育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从而达到文化知识普及,丰富人们文化思想。举个例子,以往的群众文化教育多是利用理论、报纸以及单页等方式进行,现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以及其他常用的软件等开展线上交流,通过视频、影像以及有声书等形式进行群众文化的宣扬,同时网络图书馆、线上棋牌室等都可以作为群众文化传播的载体。在疫情下,即使不出门,农村的群众文化依旧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三)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

专业人才作为群众文化教育和推广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一方面,针对事业单位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技能加强,提升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事业单位考试或者调配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参与的群众文化线上传播教育的工作中,从而促进群众文化的有效渗透和发展。

(四)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多方面发展

在基层文化的建设中,造成群众文化建设教育无法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多是与基层群众有关,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向其他教育效果较为明显的地区借鉴成功的经验,使得文化教育能够多元化发展。并且在疫情下,可以将本地区的特色预报群众文化有效地结合,促使群众文化更具地方色彩,疫情结束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很有帮助。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疫情下要将疫情防控、经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进行综合,全面建设发展。值得注意,群众文化的建设教育工作是需要长期建设和完善的,参与文化建设的人员要注重未来工作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阶段,也要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基础保障,从而促进我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辉.如何开展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智库时代,2020:252-253.

[2]李朝翠.如何开展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9:162,164.

[3]王菁.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研究[J].戏剧之家,2020:230-230.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