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本科院校的女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2021-11-24 22:55周海霞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

周海霞

摘要:应用本科院校的女学生在当前激烈就业的竞争下,面临的挑战比较大,如何提高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能力,是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的。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就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的主要特征体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提出女学生就业优化的措施,希望能为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应用本科;女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就业的问题,应用本科院校的女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表现的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面对女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的状况进行有效应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女学生就业的质量。

1.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特征

应用本科院校的女学生就业有着鲜明特征,如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就业心态的多样矛盾。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时候,心态有多重矛盾,体现在有竞争意识,但成就动机相对薄弱[1]。根据心理学研究能发现,女性要比男性更有幻想,渴望成功。但是女生就业信心要比男生低,创业的意识也要比男生弱。一些女生坦言对家庭幸福比对事业成功更期待,缺乏竞争以及冒险创新精神。女生就业方面务实理性和功利化共存的矛盾也比较突出,习惯把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实现重要标准。

其二,就业价值取向矛盾。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比较注重自我价值实现以及追求经济利益,就业主体意识增强,多数女生希望通过找工作实现独立自主,也希望参考父母以及同学等给出的意见,说明女生独立自主意识在增强[2]。女生的就业意愿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理想工作目标选择方面表现的比较多元化,说明就业价值取向理性上重视实现自我价值,感性上受到现实影响追求经济利益,就业目标现实化。

2.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问题和原因

2.1就业问题

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如以下常见就业问题:

2.1.1性别歧视问题

应用本科院校的女学生就业,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突出,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展背景下,岗位资源比较稀缺,社会对女大学生就业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平等就业存在着机会不对等的状况,常常会发现招聘的信息上有“男生优先”“仅招男生”的字眼,明里暗里都存在着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这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3]。

2.1.2就业门槛较高

从当前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就业门槛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女大学生录用的条件比较高,用人单位占据人才市场主导地位,对人才选择空间扩大,提高了人员录用标准。社会就业门槛提高的情况下,选择女生的眼光也比较高,女大学生要想得到用人单位青睐获得同样就业机会,就要面临比男生更多求职壁垒,不仅要具备相应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甚至在身高年龄以及相貌等方面,也要达到一定要求,这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阻力。

2.1.3就业满意度不高

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理想的工作环境以及高薪酬的岗位,基本都为名校大学生所占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女大学生而言,就连获得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的现状是“毕业即失业”,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只能是选择工资水平低及专业相关程度低的工作实现就业,从整体来看就业质量比较低,就业满意度也不高,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工作信心。

2.2原因分析

应用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多样,是多方面原因影响所致,如:

①社会层面整体就业形势较严峻,就业结构性的矛盾突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善,缺乏明确规定法律责任,对于一些保障女性就业的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等因素影响。

②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以及市场需求没有紧密联系,从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较薄弱。女大学生就业的价值观教育没有深化,女生就业心理健康重视度以及关注度不足,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最终质量效果[4]。

③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就业心理不良,就业竞争力不强,传统就业观念对就业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比较大,认知模糊带来的就业盲目性等,这些都会影响女学生就业发展。

3.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优化措施

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过程中,为能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在相应优化措施的落实方面需要充分重视:

3.1强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

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指导工作的完善是比较重要的,只有及时转变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才能有助于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就业结构性矛盾造成的阶段现象,提高女生的就业能力,首先,就要转变就业观念。由于我国的人才需求东、西部地区存在着很大差异,沿海地区和偏远山区不同,人才结构以及数量存在差距,所以女大学生就业就要从核心地域关键岗位发挥作用,通过就业指导类的课程以及专题讲座形式的运用,增强对女大学生专题辅导,转变女大学生的观念,鼓励其到国家需要对额地域以及岗位,发挥女性语言表达能力的特性,服务中、西部地区,实现人生价值。

3.2强化学科建设提高综合能力

应用本科院校女学生就业发展中,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是比较重要的,从学科建设方面要加强重视,最大程度上提升女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现代社会需要有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复合人才,所以本科院校女学生,要加强对市场人才的需求了解,以及专业岗位人才的要求了解,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5]。院校注重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开设复合女生特征以及适应政策要求的专业,尝试差别化教育,和女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因材施教,积极挖掘女生自身潜能,鼓励女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程度上提升女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合作创新能力。

3.3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就业能力

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在就业发展中,要能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积极培养个人的就业能力,女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以及家庭因素等,对提升学生就业机会比率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锻炼自己,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女大学生要从人力资本的积累方面加强重视,广泛涉猎专业知识,积极拓宽知识广度,培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以及能力,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注重个人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就业中女学生要分析就业形势,降低个人就业期望,有效拓宽女大学生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减少求职盲目性,最大程度上提升女大学生求职的技巧,适当运用家庭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资本,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

结语

总之,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优化的方式,以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通过学科建设以及针对性培养等举措的落实,促进女学生对就业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以客观理性的思维来分析自己的就業优势,明确自身就业的方向目标,减少就业盲目性,才能有助于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东桥,诸晓毅.浅谈高职女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现代妇女(下旬),2019(06):55.

[2]刘晓娟.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82-85.

[3]秦天益.关于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8(21):205.

[4]陈凯,张安东.就业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8(10):87-88.

[5]杨忠明,左平良.地方本科院校法学就业问卷调查与法学教学改革[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9(10):93-94+96.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
探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的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
新常态下就业问题的新思路研究
人文社科研究生就业中的非政府组织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