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如何学党史

2021-11-25 06:32刘良军黄月慧
创造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史学风党史

刘良军 黄月慧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既回答了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时刻、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间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原因缘由,更为接下来党员干部推动党史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诚然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折射于党员干部学党史,则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考察评判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标尺。惟有深悟学党史的意义与根本目的,把握学党史的正确方法和行动路径,做到学史明理不迷惘、学史增信有进步、学史崇德大提升、学史力行见真章,党员干部才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新征程,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一、党员干部学党史的要义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得其大者兼其小。①习近平.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就单个具体的党员干部而言,学党史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学党史,既能知道我们党是怎么来的,更能弄清楚我们党将要到哪里去

毛泽东同志说过,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由此,党因中国革命而生,随中国革命而兴,其成立的目的简明扼要,即为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百年波澜壮阔,百年执着求索,百年奋斗不息。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自然会为党的辉煌成绩而自豪,为党的风华正茂而骄傲。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尤其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条件和能力实现中国梦之时,千万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必须紧跟党的步伐,沿着党所擘画的蓝图、明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进、行稳致远,终至梦想的彼岸。

(二)学党史,重在彻悟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血脉之基、执政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毋庸置疑,这一重要论断正由百年党史得来,也由此说明党永葆执政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仍然需要牢牢根植人民,与人民共同奋斗。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历经28年枪林弹雨,建立新中国,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党从来不是孤军奋战,一直有人民作坚实后盾。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务必知行合一,更加密切联系群众,一如既往地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鱼水情谊,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学党史,要求对标对表先辈先烈先锋,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甘于奉献

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建设年代,“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无疑,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拼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而无论是“拼”,还是“干”,都有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在那里流血、流泪、流汗,在那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由此,党员干部学党史,应该明白“党员干部”绝不只是一种政治身份,更意味着政治使命、政治担当、政治责任,要求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甘于奉献。尤其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不进则退、非进不可之时,惟有亮出舍我其谁的姿态,尽展风雨兼程的状态,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学党史,妙处在于从党史中汲取更好开展工作的智慧、思维与方法

哲人有言,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既然相似,一旦掌握内中的规律原理之后,就能不再“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犯相同、类似的错误。譬如毛泽东同志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带给今天党员干部的启示,就是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应对有方、百战不殆;邓小平同志感言如何走过长征路时,用了一句“跟着走、跟党走”,启迪当代党员干部只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对党忠诚的赤子之心,才能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窥斑见豹。百年党史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比比皆是,就看党员干部能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达至开展工作轻车熟路、化解矛盾游刃有余。

(五)学党史,归根到底则是从党史中汲取精神的力量,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一部百年中共党史,浓缩为一句话,就是党为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励精图治、再接再厉的奋斗史。由此及彼。身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将这种奋斗精神予以传承弘扬,通过本职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得以完美展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今天党员干部必须在各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让身边群众看到希望,有所指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实践表明,党史正具有这种功效,能够滋养党员干部、激励党员干部、鞭策党员干部。①徐川.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N].人民日报,2021-03-01.

二、党员干部学党史的根本目标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由此,本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跃然纸上,要求党员干部务必与之对表对标,使学党史务实功、求实效、见实绩。

(一)学史明理,切实弄清楚历史和人民为何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进而在党的领导下夺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党今天的执政地位不是谁恩赐的,也不是守株待兔被动等来的,更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的,而是藉由自己的拼搏、奋斗,奉献、付出,并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基础上,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来,党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由“站起来”至“富起来”,正逐渐完成“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一方面,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谁就会获得历史的青睐;另一方面,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百年波澜壮阔、百年砥砺奋斗,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因此,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必须明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朴实无华的道理,于党百年历史的新起点上,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二)学史增信,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矢志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

百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原因何在?要而言之,就是信仰历久弥坚,信念坚不可摧,信心堪比天高。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在精神上缺“钙”,精神上得“软骨病”。①李浩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N].人民日报,2019-06-01.诚哉斯言,正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墨水也是香的”;正是笃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美丽的新中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正是为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一部党的百年历史,就是真正共产党人为了信仰信念信心而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崇尚实干的历史。因此今天党员干部学党史,就是要从中汲取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力量与能量,做到既来之则安之,既信之则守之。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挺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种难以预料、无法预料的矛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增强信仰、增进信念、增加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三)学史崇德,修好“政德修养”必修课,永葆“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先锋本色与政治底色

“德不孤,必有邻。”党一路走来,党员由最初的几十人至今天逾九千万,正是“德不孤”的鲜明体现和生动呈现。回望历史,无论是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是长征途中“留下半条被子”,又或者延安时期“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上,更结合根本宗旨、初心使命,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亿万人民群众由衷信服,终至党群、干群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正是无数共产党人一直以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才让人民群众相信党、信赖党,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做官先做人,做人德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党员干部勿忘学习党史,注重从先烈先辈先锋身上继承其优秀道德品质,以德立身、靠德聚人、用德服人,一身正气、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因此今天党员干部学党史,修好“政德修养”这一必修课,实属题中之义、内在必然。①曹洪滔,张倩.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理论导刊,2020(04).

(四)学史力行,立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使其有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知行合一,是我们党对于学习向来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尤其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动员大会上谆谆告诫,学习与工作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于内中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必须为人民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言下之意,学党史必须学以致用,必须用实打实的行动来彰显学习的实绩实效。事实也是如此,回望党史,正是无数共产党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才有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才让社会主义中国越发以伟岸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事实胜于雄辩,今天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梦想成真。但全面小康并非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要求将从党史中汲取的智慧和能量转化为勤勉务实的行动,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党员干部以学促行,边学边行,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必将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将让先烈先辈未竟的事业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

三、党员干部学党史贵在求真务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尤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名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级与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检验是否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要求高度重视、严肃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与懈怠。而最终能否达至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学习目的,贵在求真务实。

(一)学党史贵在求真务实,要求学正史,而不能学野史

哲人有言,历史就是事实,不是由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必须学党百年来真实发生、原汁原味的历史,全面了解、把握党从建党到兴党、强党的全过程与各方面。不必讳言,与厚重、深重、沉重的正史相较,野史显得浅显与直白,也不乏轶闻趣事,让人读起来颇觉活泼轻松。但既然是野史,必定不可信不可靠,乃至有戏说、重构、解构的成分,更加需要悬崖勒马,转向经得起推敲与考证的正史与信史。实践一再表明,“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惟有求真务实学真党史,认认真真地学、原原本本地悟,才能不忘本来,开辟未来,更好地走好前行之路。

(二)学党史贵在求真务实,要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悟党的初心和使命,而不能简单地满足于事件的发生、事情的经过、事后的结果

一部百年中共党史,就是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就是党矢志不渝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就是党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砥砺奋进、执着奋斗的历史。换言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百年党史始终。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过程中,必须由此及彼,反躬自省,看自己入党入仕、为官从政以来,有否偏离初心使命,是否执着于初心使命。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惟有初心永在、使命永恒,才能永葆先锋本色、公仆本真。

(三)学党史贵在求真务实,要求将学党史与学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而不能“两张皮”“不往来”

党百年来,由小到大、由弱至强、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内中秘诀在哪?一个重要方面,当属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又不断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用以指导变化了、变化着的党情与国情。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显著提升,就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作指导。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必须将学党史与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有机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相宜”。

(四)学党史贵在求真务实,要求以史为鉴,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定程度上,一部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于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确立党的核心,并在核心的英明领导下,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历史。事实也是如此,从“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邓小平”,到今天“幸福感谢总书记”,亿万人民念兹在兹的是中国共产党,是党于各个历史时期确立、拥戴的核心。百年党史昭告,一个稀稀拉拉、松松垮垮的政党,是干不了事、也干不成事的。正因为如此,党员干部学党史,就要深悟核心来之不易,倍感核心对于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民之力的极端重要性,进而发自肺腑地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

(五)学党史贵在求真务实,要求知行合一,将学习所获、所得,转化为“我为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生动实践

行胜于言。无论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还是初心使命,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表态、漂亮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夙夜在公、废寝忘食。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民心向背决定党的生死存亡。而如何得民心?自然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有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的效果怎样,重中之重要看有否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能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与社会全面进步。

四、党员干部学党史须传承弘扬党的优良学风

揆诸党史,传承弘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学风,对于今天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显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要求党员干部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于感恩党锻造了优良学风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切实践行党的优良学风,依靠学习续写新长征路上的新篇章。换言之,党员干部学党史,应该、也必须传承弘扬党的优良学风。

(一)学习为党诞生成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继而成为党发展壮大、成长成熟的有效举措、有力武器

实事求是地讲,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便没有党的诞生成立。正是党成立前夕,已经有共产主义学习(研究)小组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才使党的诞生成立成为可能。因此,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基因密码,也从此推动党日渐成长成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赢得未来。诚然如斯,一百年来,党的优良学风一脉相承、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始终未曾淡化、淡漠与淡忘。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学习、带头学习,使勤于开展学习成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制度化安排;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将提高“学习本领”,置于新时代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应该提高的“八大本领”之一,更加说明“学习强党”的极端重要性,意味着党员干部传承弘扬践行党的优良学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赵渊杰.在学习中练就高强本领[N].人民日报,2018-05-06.

(二)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②寇政文.马克思主义:学什么?怎么学?[N].台州日报,2018-07-04.无疑,内中强调学习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跃然纸上、一览无余,既指明了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提供了学习的基本方法论。放眼百年来,党的指导思想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皆立足于中国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既从实践中来,又用以指导实践。于此,党员干部传承弘扬党的优良学风,同样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优良学风的核心要义所在,于学党史中做到既熟读原著、深学原文、彻悟原理,又善于以之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并在具体实践和工作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全面理解和完整、准确把握。

(三)学习既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特别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

革命时期,当有人嘲笑、置疑“山沟沟里也能出马克思主义”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完美实践予以证明。而内中秘诀无它,不过是“有字书”与“无字书”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尤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写出的一篇篇调查报告,即便今天看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读“无字书”同样格外重视,视其为改进学风的重要内容之一。譬如他强调,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是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概而言之,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③侍旭.善于做正确的调查研究[N].人民日报,2018-08-03.由此,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昭告党员干部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必须适时走向广袤山乡大地、城市楼宇,视调查研究为学习的有机组成,并以扎实务实的调查研究为传承弘扬党的优良学风的明证。

(四)学习得法的重要保障,是坚持问题思维、问题导向,通过与不良学风作坚决斗争,推动学习真正达到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预期目的

追根溯源,党的优良学风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期间也经历了拨乱反正的过程。而之所以最终返朴归真,就是坚持问题思维、问题导向,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确保全党不忘学习的初心和使命。譬如延安时期,针对学习中出现的主观主义现象、文风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同志专门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两篇文章,供大家自我革命、自我提高。又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持而不息整治“四风”,其中就包括整治形式主义之学风不正、“官样文章”之文风不正等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由此,党百年来对学习、学风高度重视,抓紧抓实,为的就是打造学习型政党,使党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挺立时代潮头。因此今天党员干部传承弘扬党的优良学风,应力戒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务必从解决、纠正问题入手。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回望一百年来,党形成的优良学风,内中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所倡导君子应有学风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结合党的自身建设实情与时代发展所作出的创造性探索,本质上属于党的优良作风之一,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时,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党史,也应学习掌握党的优良学风,并以之激励、鞭策自己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确保学以修身、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致用,从而依靠学习攻坚克难、劈波斩浪,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猜你喜欢
学史学风党史
艺术学史的一个细节呈现
——《柏拉图的艺术学遗产》评介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第一次学党史
跟着习近平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知史力行,打开人大履职新局面
百年党史铸辉煌 千里珠江党旗红
党史上的今天
炊事员的几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