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1-11-25 22:50王晓娟
现代交际 2021年8期
关键词:隐性思政政治

王晓娟

(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是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基本原则。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有利于“三全育人”的实现;同时,挖掘其他课程和不同教学方式当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界定与特点剖析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在他的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提出学校“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展开对“隐蔽性课程”的探讨。在此之后,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在研究西方隐性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隐蔽课程、潜课程、潜在课程、潜隐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等称谓,并由此提出隐性教育的概念。

“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形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潜移默化地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2]可见,隐性教育通常是毫无计划的、间接传递的一种方法,受教育者在并未察觉到施教者的目的的情况下,于无形中接受并受到影响。潜移默化的施教加上有意无意的受教,构成了隐性教育内涵的重要机理。

大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高校的显性理论课程来说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是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渗透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含有渗透性的特点,这种渗透性旨在说明其育人方式的“寓他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隐蔽及无意识性相关。其渗透性着重强调内容的融合性,因此,课程的施教者要精心挖掘和构筑教学内容,在维持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内隐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内容融入社会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除了显性的思政课程以外,施教者要善于捕捉其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内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

2.潜隐性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把教育目的、内容和教育过程隐藏到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日常生活中。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3]这种间接、隐蔽的教育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不为受教者所聚焦。施教者有意识地让大学生感觉不到思政教育的存在,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二、为什么要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有利于补齐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

当前我国的思想教育模式已经初步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大多数高校出现二者脱离、覆盖面不广等问题。甚至部分高等院校依然采用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一味灌输,师生间的交流仅限于提问与回答,没有更多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远远没有触及思政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心理发展特点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政教育不能仅限于表面的显性课程,需要扩大施教的范围和深度,把主流价值观根植到大学生内心深处。

(二)有助于适应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要求

新时代新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打下了实践基础。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也为思政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各种思潮给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逻辑等各方面建树了不同价值标准,导致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及不同价值观、不同思潮互相杂糅、互相激荡、互相冲突,只有从中提取核心的、正能量的价值观,方能适应当下社会前进的要求。信息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开辟了新渠道,通过网络载体,涌入各种信息、观念。号称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对网络上的新事物有特别强的接受能力,但又缺少辨别能力。传统和民族文化在他们身上极易丧失,导致其价值观迷茫,思想选择多元,甚至是非观念模糊。纯粹的显性教育已然没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复杂的精神环境,必须结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可行性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理逻辑

究其根源,“隐性教育”贯穿于古代教育的整个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提倡顺其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引导,无所作为令其有所为,辅万物之自然而莫敢为,“无为”并不是意味着无所作为,而是要“勿妄为,勿乱为”,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以自然规律为依据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所谓“孟母三迁”,正是重视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为隐性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合理的保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学活动,其形式上更加隐蔽、无形,其接受方式上更加无意识、间接。施教者通过这样的形式把教育内容和方案提前预设出来,通过实践让受教育者的内心达到共鸣,进而内化为精神素养。与陈旧的以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相比较,隐性教育效果更加持久,更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即上文提到的潜隐性和渗透性来说,更能被受教育者所认同。因此,应将传统课堂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施教,使这两者之间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二)隐性教育发挥的正向功能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基于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并逐渐完善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正如杜威曾言,我们判断道德的标准,只有将和学校有关的社会活动阐释成学校活动。隐性的教育方式蕴含在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当中,也在大学生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应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积极开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潜藏的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实践,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隐性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排斥陈旧的、以说服为主的思政教学形式。传统思政教育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精神诉求,脱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大学生对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让大家接受。“00后”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都能积极参与,而隐性教育的内容恰恰是从中挖掘出来的。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育者要用心挖掘并提炼出核心要义,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这种形式满足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诉求,遵循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因此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和发展隐性教育理念

要以学生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00后”学生个性都比较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关注课内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活动的实效性,把焦点凝聚在学生身上,考虑他们的真正需求,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教育者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教育内容顺利深入学生头脑,促进学生个人品格的全面发展,增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

要树立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在教学中,二者互相配合、补充,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理论知识灌输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却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无意识中领悟到所学内容,明白什么是合理的,从而加强自我价值认同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相配合,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二)拓展和优化隐性教育资源

1.挖掘潜在因素,丰富教学资源

要挖掘不同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教育资源。如在解剖学中挖掘“敬畏生命”的理念,在生物课中提炼“保护生态”的意识等。这些理念的提炼和挖掘,有助于促进思政教学方法向多样化发展,同时也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基础的课堂知识是开展思政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的理论内涵,在把握课堂教学的同时,灵活运用其中的隐性的、可借鉴的因素,运用到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课堂中,让学生感知并深受感触,把内容转化为精神力量,使内化了的知识更持久,更牢固,更有影响力。

2.丰富校园文化,利用实践活动

高校有着丰富的活动,如社团、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学术沙龙、参观展览馆等,这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有利于大学生的吸收和利用。另外,校园物质文化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如名人挂画、名言名句、校墙宣语等。教育者要善于从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中挖掘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政元素。

3.用好网络资源

网络已经成为“00后”大学生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媒介,更是教育者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重要渠道。“网络文化作为全方位呈现社会发展面貌与个人思想行为状况的‘万花筒’,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科学开发,有利于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增强教育的全面性和渗透性。”[4]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微信、抖音、微博中潜藏的思政教育价值,引导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中汲取有用信息,并有能力甄别和选择正确的信息。学校也要尝试建设隐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题网站,保证版面图文并茂、形式优美,教育内容要有趣味性与新颖性,吸引大学生浏览,使其在无意识地接受思想洗礼。

(三)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机制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脱离不了自己成长的环境,大学生亦是如此。校内外的一切现象、事物、活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的发展。要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更持久,应当积极结合校外的多种教育力量,努力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网络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从课堂的熏陶渗透到家庭和社会,通过层层渗透,拓展隐性教育的影响范围,使大学生形成更加鲜明和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的共同努力下,三位一体的合力效果将达到最优化。

猜你喜欢
隐性思政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