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2021-11-25 04:00徐刚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阿替普酶神经递质丁苯酞

徐刚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IS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疗效良好。

關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递质;阿替普酶;丁苯酞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且首发年龄有所降低,已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安全。临床上,AIS的治疗以快速恢复梗阻区域供血供氧为主,阿替普酶作为常见溶栓药物,可对血管进行及时、有效地疏通,改善预后[1]。近年,各种神经保护药物已广泛应用于AIS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基于此,本文将研究AIS应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AIS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4,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56±1.6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0~240min,平均时间(135.36±13.58)min;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12,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3.15±1.5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0~240min,平均时间(140.17±13.22)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性成立。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种患者均接受吸氧、补液、水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方法:予以阿替普酶(国药准字S20110052 生产企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0.9mg/kg,先将10%总剂量的阿替普酶+10ml生理盐水在50~60s内静脉推注完,再将剩余的阿替普酶+100ml生理盐水在60min内静脉滴注完,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方法:静脉滴注丁苯酞(国药准字H20100041 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100ml,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周,随访半年。

1.3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和随访半年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基本治愈:NIHSS评分降低≥90%;显效:46%≤NIHSS评分降低<90%;有效:18%≤NIHSS评分降低<46%;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神经递质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3ml空腹静脉血,以3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和神经递质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94.87%,观察组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AIS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主要由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所致,表现为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常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阿替普酶属于基因重组型溶栓药,静脉输入后,可选择及亲和血栓纤维蛋白,激活富含纤维蛋白的血栓区域的纤溶酶原,加速血栓溶解,并且该药物对凝血因子的激活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延长凝血时间,继而阻碍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几率[2]。本研究联合丁苯酞治疗AIS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两者联用可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分析可知,溶栓治疗虽可控制AIS患者病情,但部分患者即使恢复脑血供,其神经细胞仍为得到有效修复[3]。丁苯酞是一种新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对线粒体有一定保护作用,可改善神经细胞的能力代谢,继而阻碍神经细胞凋亡。并且,该药物可改善缺血组织缺氧、水肿等,促进脑部微血管再生,继而发挥抗脑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与阿替普酶联合可协同互补,在改善梗死病灶脑血供的同时,对受损的神经组织进行修复,从而减轻神经功能损伤[4]。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联合治疗AIS疗效显著,可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控制患者神经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1]宋杰,陈莹.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29(34):111-113.

[2]吕虎, 范从华, 王晓伟.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45(12): 1484-1488.

[3]王洪志, 张静波, 于远军.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的影响[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 24(6):63-64.

[4]程颖超.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递质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4):3.

猜你喜欢
阿替普酶神经递质丁苯酞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安神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递质镇静催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