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剖宫产护理中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效果分析

2021-11-25 04:56鲜文倩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临床效果

鲜文倩

摘要:目的:探讨在刨宫产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刨宫产的产妇70例,采取数字1:1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刨宫产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得分相当,且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疼痛得分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产科针对刨宫产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心理,身体等多方面都有较好的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刨宫产;医护一体化;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刨宫产是现阶段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针对产妇难产的有效的医疗手段。产科为分体式的管理模式,医护人员分管不同区域,导致患者的需求不能第一时间为其解决[1]。因此采用医护一体化,即组建特定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门护理,保证患者、医生、护理人员之间的及时沟通,从而达到使患者减少疼痛,早日康复。本文以在本院收治的2019年3月-2021年5月刨宫产产妇70例,进行分组护理后的情况进行探究,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刨宫产的产妇7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5例,年龄分布在24-32周岁,平均年龄在(26.230.35)岁,孕周在36-42周,平均孕周为(38.120.53)周;实验组35人,年龄分布在23-33周岁,平均年龄在(26.170.46)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孕周为(38.350.65)周。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两组产妇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生正常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身体等其他日常情况,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进行护理,两者间各司其职。

实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医护协同干预。首先在产妇入院时,由护理人员帮助产妇办理入院手续,带产妇熟悉住院环境,提供家一般的关怀,请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共同来对产妇进行刨宫产前的沟通,让患者了解医疗团队的专业程度从而消除顾虑[2]。其次根据产妇的妊娠情况由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为其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剖宫产方案。最后要在产妇生产后的恢复期,制定合理的调班计划,确保24小时有专人陪伴患者,密切观察产妇身体各项指标,以免发生紧急情况。

2、认知教育干预。医生和护理人员要依据产妇的文化程度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共同制定最佳的教育方式,通过对产妇生产前对剖宫产的过程及产后的反应进行讲解,使产妇放松紧张焦虑的心情,增加依从性[3],对产妇生产后进行科普,预防和快速恢复疼痛的方法,加快产后恢复。

3、质量改进干预。在产妇出院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的走访,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及时提出护理中出现的问题,由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讨论,以便积极改进和完善护理制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在护理前后的疼痛指数,以0-10为区间,数值越大代表越疼。

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包括便秘、切口感染、肠粘连等情况的发生。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为主,疼痛评分比较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通过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分,在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疼痛评分相当,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42%,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 讨论

由于近年来国家开发二胎、三胎政策,高龄产妇日渐增多,而高龄产妇在生产中的风险也是略高于低龄产妇,并且他们的恢复期长[4],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刨宫产后,产妇常由于麻药过后切口疼痛,行动不便等情况,导致产妇心理、生理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

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在护理方面的需求。而医护一体化,则是将医生、护理人员调动整合起来,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更好更快速地了解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保证每一点都能快速落到实处[5]。保证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通过本文研究表明,患者在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均是实验组即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产妇,更优于对照组即采用常规护理手段。

综上所述,针对刨宫产产妇,采用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更为有效,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方式更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阿侠,王海霞.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贵州医药,2021,45(7):1151-1152.

[2]王舒,陈兰. 外科免缝拉链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改善剖宫产切口美观度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8):167-170.

[3]杨柳影.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5):188-190.

[4]李思梦.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家有孕宝,2020,2(9):48.

[5]张录明.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2):226,228.

猜你喜欢
医护一体化临床效果
医护一体化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钾血症的影响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心衰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