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护理分析

2021-11-25 05:25韦洁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

韦洁

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道病变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72例消化道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与试验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11-2021.8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55%)低于参照组(22.22%),P<0.05;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消化道病变患者在接受ESD治疗时加以围术期护理,不仅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运用。

关键词:消化道病变;消化道黏膜;围术期护理;剥离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消化道病变在临床中主要指发生于胃肠道和食管粘膜层的肿瘤性、炎症性病变,病变位置仅限于黏膜肌层[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内镜治疗技术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及应用。临床对于消化道病变患者普遍运用消化道内镜技术加以治疗,其中最为常见及最有效的便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该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技术,能够在内镜帮助下完整且一次性的将形态不规则、大面积的肿瘤进行剥离,在临床中往往治疗于胃癌癌前病变患者[2]。ESD应用于消化道病变患者中,不仅能够完整切除患者病灶部位,还可为临床后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对完整的病例标本,降低残癌复发率。与此同时,ESD相比较其他手术方式相比效果一致,以逐渐成为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变的主要方式。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护理质量仍需有待提高。故临床可围绕内镜治疗中的特点,对消化道病变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以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鉴于此,本文旨在消化道病变患者应用ESD的护理效果进行逐一叙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11-2021.8收治的72例消化道病变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6例,参照组男女各19、17例,年龄19-78岁,平均(52.64±1.57)岁,胃癌前病变、胃平滑肌瘤、胃间质瘤各有13、11、3、9例;试验组男女各20、16例,年龄19-78岁,平均(52.66±1.55)岁,胃癌前病变、胃平滑肌瘤、胃间质瘤各有13、10、4、9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標准:(1)患者基本资料与病历资料完整;(2)均通过超声内镜检查发现黏膜下层存在病变组织[3];(3)病变部位包括结直肠、胃、食管等;(4)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标准;(5)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沟通者。

剔除标准:(1)患者存在其他恶性肿瘤;(2)脏器功能衰竭或存在其他合并症状;(3)认知异常或精神功能障碍者;(4)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5)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内容大致包括:健康教育、疾病普及、生活护理、术前禁食禁饮、术后检测病情、饮食指导及用药护理等。

试验组则给予围术期护理,具体护理措施涵盖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ESD治疗技术,术前与患者详解讲解治疗优势,如费用低、康复快、创伤小等;需提前告知患者手术切除范围及具体流程,在术后将病理送检后若发现超出早癌范围,需告知患者做进一步扩大切除,确保其做好心理及思想准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术前完善患者常规检查(凝血四项、心电图、血常规、筛查四项),对患者用药史及身体素质进行全面评估,对于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治疗者,需在其停药一周后再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术前需常规禁食禁饮,术前可结合情况肌注山莨菪碱与口服祛泡剂,以此降低胃肠运动;护理人员需在术前与手术医师沟通,做好器械准备,提前备好手术中所用药品及器械,连接并固定电极板,将脚踏开关置于合适位置。(2)术中护理:洗手与巡回护士需明确各自岗位职责,确保患者顺利安全度过手术治疗期,同时,根据手术要求以及本着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舒适、安全的原则摆放体位,同时可使用软垫垫于患者身体受压部位;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开展相关护理操作;巡回护士需与麻醉师在手术期间共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其腹部情况;洗手护士需熟悉掌握主治医师操作习惯,与其保持默契,及时传递医疗设备及药物,尽量缩短手术时间。(3)护理人员待患者手术结束后,需为患者擦除手术部位消毒液痕迹与血迹,帮助其穿戴好衣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在术后1d内对其进行回访工作,详细评估其手术部位渗血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4)术后护理:根据创面大小制定禁食时间,一般在24h左右,24小时后予温凉流质饮食,如无不适第三天可进半流质。对病变切除创面较大或术中出血较多、存在迟发性出血或穿孔可能的病人可行胃肠减压,延长禁食禁水时间。术后卧床休息2d~3d,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腹胀、呕吐及大便颜色等,并根据医嘱使用止血、抑酸、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腹胀、术后腹痛、穿孔以及术中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2)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评价两组护理期那后焦虑及抑郁程度,SAS评分标准为:轻度焦虑在50-59分;中度焦虑在60-69分;重度焦虑>69分。SDS评分标准为:存在抑郁症状:≥50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评分结果与护理效果呈负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发生率(5.56%)低于参照组(22.22%),P<0.05,见表1。

2.2护理前,两组SAS及SDS評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在临床发展越来越好,ESD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消化道手术治疗中。这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极易获得患者的认可,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此,临床需积极做好患者围术期护理,尽可能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围术期护理主要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所开展的特殊护理模式,根据患者手术前后以及手术中各种潜在或已存的危险因素,定制具有针对性、系统性护理计划,进而降低患者因手术出现的应激反应[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SDS与S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得知,围术期护理应用效果远高于传统护理,更能够为患者病情恢复带来帮助。围术期护理通过术前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内容,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护能力;术中护理通过与主治医师密切配合,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与质量;对其进行术后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因手术产生的陌生感与紧张感,满足患者对舒适度的需求;予以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帮助医护人员随时监测到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避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消化道病变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下开展ESD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降低腹胀、术后腹痛、穿孔以及术中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因治疗产生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值得运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志华,徐丽,唐娟. 内镜室护理配合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8):86-88.

[2]李娅,李佼,兰春慧,等. 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干预对提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临床质量的价值[J]. 重庆医学,2019,48(14):2430-2432.

[3]李伟,张茜.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98-100.

[4]蔡晓美. 整体细节优化护理在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3):31-33.

[5]余爱玲,任玲,颜晶,等. 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的精细护理配合[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3089-3092.

[6]综合护理干预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情绪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4):839-842.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分级心理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观察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实性占位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冠脉搭桥术腔镜采集大隐静脉患者围术期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
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