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实施改善重症患者症状及并发症的效果

2021-11-25 05:23杨春叶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重症

杨春叶

摘要:目的 分析为改善重症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推行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需人工气道干预的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1周的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比参照组更佳,显示差异(P<0.05);但两组无并发症差异(P>0.05)。结论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能更好的保护患者,避免操作损伤,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较理想,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人工气道湿化护理;重症;呼吸道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需人工气道干预的重症患者生命质量较差,随时都可能死亡。患者无法自主呼吸,依赖人工气道干预能增加气体交换量,增加氧气含量。常规护理虽按规范操作,但无法避免操作损伤,呼吸道分泌物、缺氧症状改善力度不大。为促进症状改善,避免较多并发症,研究对比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和常规护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能优化操作,尽可能的保护呼吸道,减少刺激呼吸道粘膜的因素,促进症状改善,护理效力更强[1]。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还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安全性,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需人工气道干预的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共有42例男、22例女,均(53.48±6.91)岁,无资料差异(P>0.05)。家属已签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参照组

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改善体位、定时按摩、促排谈、雾化和给氧等。

1.2.2观察组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①遵医嘱连接好呼吸机,每1小时管擦汗一次湿化装置情况,确保每日有足够的蒸馏水,及时更换冷凝水杯,保障湿化良好进行。还需观察氧气分压等指标,及时清除口腔等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顺畅。②每1-2小时调整一次体位,头部朝向也要左右调整,头部抬高程度控制在15-30度,防止呼吸抑制、误吸等。③遵医嘱使用药物、肠内营养或补液,减少刺激口腔、咽喉的因素,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避免缺氧等。④还需准备好生理盐水和气囊,防止呼吸机气道湿化时出现意外,让湿化操作有备选方案,减少紧急情况。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护理前后1周的相关指标(主要针对动脉氧气分压、收缩压)。记录护理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呼吸道粘膜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等例数,生成并发症发生率[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1周的相关指标

护理前,两组氧气分压较低,收缩压较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动脉氧气分压比参照组高,收缩压比参照组略低,体现差异(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并发症

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比参照组少,但两组无数据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重症患者的机体状态较差,随时都可能死亡。人工气道干预可辅助患者呼吸,增加体内含氧量,但常规护理的辅助作用一般,护理后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为促进症状改善、控制好并发症,研究对比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和常规护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更有效[3]。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能发挥出蒸馏水的作用,维持好呼吸道湿润度,让患者呼吸时更舒适,避免呼吸道粘膜干涩、粘液异常分泌或排痰困难。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更关注重症患者的状态,调整好氧气分压、收缩压等,让机体尽量稳定。护理能促进症状改善,减少粘膜异常出血、痰液粘稠等情况。表1-2中的数据更详细的展现出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作用,可提高护理效力,保障患者安全。

护理过程中鲜少出现呼吸道粘膜损伤等,能促进呼吸系统恢复。人工气道湿化护理重视日常保护,能促进机体好转,降低护理风险。护理范围较大,能控制好更多因素,提高生命指标稳定性,为受损细胞提供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机体运转变顺畅,能降低内耗,避免更严重的问题。重症患者可尽快脱离危险,提高存活率。后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均会正常,能保障机体健康,缩短患者在院时间。护理执行力变强,更容易达到护理目的[4]。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能减少危及情况,让患者向好转变,护理压力较低。在利用呼吸机做湿化护理的时候,也做好备选方案,能持续进行湿化护理,保障患者安全。湿化护理良好进行,能减少护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保持好呼吸道舒适度,让气体正常交换。体内残余气体量变少,可保持好PH值,维持好水电解质平衡。机体出现其他问题的概率变低,能快速由危转安。护理质量变高,可提高工作效率。由此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比参照组好,有差异(P<0.05);但两组无并发症差异(P>0.05)。说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能促进患者呼吸,减少操作损伤,对症状改善和控制并发症都更有帮助。

如上,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能促进症状改善,调整好氧气分压等,并发症较少,能提高护理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玉守,張丽.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对重症患者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7):877-879.

[2]谢曼英、卓奕端、罗杰、余幸儿、何国荣.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内科,2020,v.15(5):105-107.

[3]侯照静.分析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有效护理方法[J].人人健康,2020,No.521(12):209-209.

[4]黄毅,邓景阳,邱子文.强化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v.29;No.250(21):115-116.

猜你喜欢
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重症超声:规范与发展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