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现代化高炉炼铁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控制研究

2021-11-25 21:02李合青李志强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李合青 李志强

【摘要】冶金企业现代化高炉炼铁过程采用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冶金企业现代化高炉炼铁过程中存在粉尘、高温、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关键部位和超标原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为加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现代化高炉;职业病危害防护;识别与控制

冶金企业现代化高炉炼铁过程采用先進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进行集中控制和调节、配备完善的自动化检测控制系统。主要生产环节采用工业电视监控和管理,依托高炉智能化系统,实现高炉操作“无人化、少人化”。

在现代化高炉炼铁过程中,存在粉尘、高温、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职业危害,影响职工身体健康。开展职业病诱发因素的识别和控制研究,对指导用人单位制定职业病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结合某钢铁冶金企业智能化高炉炼铁作业过程,从工艺、生产活动和工作环境入手,分析不同岗位空气中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

1.2 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检测,对现代化高炉炼铁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生产性粉尘(总粉尘)浓度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中滤膜称重法检测,高温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高温》(GBZ/T 189.7)进行测量,噪声测量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GBZ/T 189.8)进行测量,一氧化碳采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直读现场测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采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大气采样器采样。粉尘和有毒物质主要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因素》(GBZ 2.1—2019)进行评价,高温、噪声主要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进行评价。

2调查及检测结果

工作场所作业环境调查岗位及检测结果见表1.1-1.5

3 超标原因及控制分析

3.1 粉尘分析

通过对工作场所总粉尘检测结果显示,炼铁过程看筛工接触总粉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看筛工振动筛烧结矿落料口、振动筛杂矿落料口、振动筛焦炭落料口、矿皮带及喷煤工大倾角皮带接触总粉尘浓度PE值超标。

超标原因及控制措施:(1)筛分机密闭不严,导致粉尘逸散;(2)物料输送皮带转运物料含大量粉状物料,转运时落差大,机头或机尾密闭不严或未密闭,导致粉尘散逸;(3)对关键粉尘点位采取针对性的密闭改造措施。

3.2 噪声分析

噪声检测结果显示,炼铁过程喷煤工、风机水泵工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工作场所高炉振动筛、水泵房、鼓风机房及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强度超标。

超标原因及控制措施:频谱分析显示,噪声主要以中高频及高频声压为主,易引起中高频听力损失和语频听力损失。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噪声超标的设备,设置减震、隔震、隔声、消音措施。岗位员工佩戴耳塞,减少作业接触时间。

3.3 高温

高温检测结果显示,炼铁过程高炉出铁口作业地点的WBGT指数值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超标原因及控制措施: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高炉出铁口产生的固有温度过高,降温措施效果不佳,导致超标。应采取隔热、降温、减少岗位接触时间措施予以控制。

4、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炼铁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噪声等因素,炼铁过程各工种接触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炼铁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和高温WBGT指数值超标情况。

为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现代化高炉炼铁过程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部位和超标原因入手,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加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于冬雪,林菡,王忠旭,赵秀君,于会明,邢晔奇.冶金炼铁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部位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06):417-419.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因素》(GBZ 2.1—2019).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