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观察

2021-11-25 21:35陈蓉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分布病原菌

【摘要】目的:观察我院普儿病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阳性致病菌与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减少耐药耐药菌株的形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拟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在我院普儿病区住院的821例患儿,均取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通过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821份痰培养标本中,阳性有255例,检出率为6.69%。排名前六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等药物比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药物比较敏。结论: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高于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根据药敏结果对患儿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产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布;抗生素

下呼吸道感染是以细菌、支原体和病毒感染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细菌感染尤其最为常见。药物治疗始终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且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故而易出现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利患儿疾病治疗和预后康复。因此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其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便于制定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案。本次研究就痰培养阳性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观察分析,详见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普儿病区拟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得痰标本821份。大部分标本采集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患儿口腔,用一次性吸痰管负压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少部分较大患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患儿口腔后咳出深部痰液吐入一次性无菌痰杯,立即送检。

1.2 方法

1.2.1细菌培养:采用一次性接种环取适量痰标本分区划线接种于瑞奇公司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和巧克力平板,放置35℃且含(5%~10%CO2)孵育箱进行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检出病原菌使用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同时流感嗜血杆菌与卡他莫拉菌采用梅里埃公司ATB 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部分多重耐药菌采用K-B法(纸片扩散法)复核。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均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ization,CLSI)规定标准。

2结果

2.1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

我院821例痰标本中,阳性致病菌共有255例,检出率为6.69%。阳性致病菌的种类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统计结果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排名前两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6.11%)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10.20%)。革兰阴性菌排名前两位的是大肠埃希菌(检出率12.54%)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7.17%)。总体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高于革兰阴性菌检出率。

2.2主要致病菌耐药性观察

详见下表:

ESBLs、MRSA和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65.4%、11.9%和12.8%,其中多重耐药MRSA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由于其有广泛传播的特性,使得治疗非常棘手,因此临床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注意根据药敏合理用药,防止多重耐药株的出现与传播。

3讨论

细菌感染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原因,由于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之生理特点,免疫系统又不够完善很容易发生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于培养结果一般需要3-5天出来,故临床一般会采取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治疗,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可能导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故了解本院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很重要。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依据耐药株流行情况季节特点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这样不仅能让患儿尽快康复还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株出现。

参考文献:

[1]刘军玲.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05):189-190.

[2]刘典浪,甘峰.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2882-2883.

[3]卓海珍.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1):72-73.

[4]杨萍.微生物检验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情况评估中的作用[J].保健文汇,2021,22(01):237-238.

[5]印丽.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8):208-210.

[6]王巧燕,孙正林,朱振坤,吕火祥.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03):438-440+443.

[7]江杨华,欧阳晓玲,熊劲芝,张林,黄红卫,李艳.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04):429-431+446.

作者簡介:陈蓉(1988.08-),女,汉族,江西鹰潭人,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检验师。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分布病原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