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鼻内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治疗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11-25 21:43陈亚军郭传运高树强何健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鼻息肉复发

陈亚军 郭传运 高树强 何健

【摘要】目的 探究鼻息肉患者选择鼻内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收治的鼻息肉术治疗患者中筛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鼻息肉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后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息肉患者选择鼻内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治疗方案治疗,可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治疗有效性,预防疾病复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鼻内筛窦切除;鼻息肉摘除;鼻息肉;复发

鼻黏膜长时间存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水肿被称之为鼻息肉,通常源于鼻道窦口复合体以及筛窦,鼻道、窦口中会突出下垂水肿鼻黏膜组织形成息肉,疾病属于耳鼻喉临床常见病症。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鼻塞、分泌物增加、嗅觉降低、面部肿胀疼痛等,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引发其他病症及感染,甚至影响心肺功能。目前临床多选择手术进行治疗,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本次将本院接受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收治的鼻息肉术治疗患者中筛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女性/男性=13/17,年龄18-65岁,平均(35.84±2.67)岁。观察组,女性/男性=15/15,年龄20-65岁,平均(36.02±2.63)岁。以上不同组别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入组者经影像学检查后诊断鼻息肉,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家属知晓研究详情签署同意文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精神或是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接受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患者保持平卧,局麻后利用息肉钳将发病部位息肉清除,双侧发病患者则需要开放筛窦完成手术摘除。术后术区喷洒糖皮质激素,后期注意鼻腔清洁度。

观察组选择联合手术方案:观察组在实施鼻息肉摘除术治疗基础上,联合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暴露筛泡后,筛泡壁利用刮匙和咬钳打开,并进入鼻前组筛窦,将前组筛窦气房进行彻底清除,并随之向下向后扩大,之后间筛窦气房切除,需要细致操作,务必彻底将病变组织切除,切除区域延伸到蝶窦前壁。探查鼻甲未发生病变,予以保留,探查发现中鼻甲黏膜存在息肉样病变时,则切除鼻甲。术中大量出血需要实施纱布条填塞止血,保护咽腔避免血液流入。手术完成确定无明显出血后取出纱布。术后合理选择抗生素预防感染。鼻腔内填塞物需要在术后2-3日后分次取出,术腔清理持续3-4周,需要将结痂和水肿样肉芽定期清除,直至上皮化。

1.3 指标观察

以显效(疾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有效(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腔部分区域水肿肥厚,存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未到达有效及以上标准)作为手术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皮下气肿、局部出血、组织粘连。随访1年记录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相关研究数据输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接受x2检验,( ±s)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复发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疾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两项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分析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鼻息肉属于临床中鼻部常见疾病,重力作用对于疾病具有直接影响,鼻腔鼻窦黏膜过度水肿后会逐渐下垂,引发鼻塞、鼻内水肿等症状。疾病诱发原因较多,多考虑变态反应及炎症对黏膜产生刺激后发病。目前临床对于情况严重患者多建议接受手术治疗。鼻息肉摘除属于公认有效治疗方法,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但是根治率不佳。鼻内筛窦切除术可确保彻底清除鼻腔内病变,可实现疾病根治。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對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原因为鼻息肉摘除术虽然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但是未能全部清除发病诱因,鼻息肉常侵犯鼻窦,因此后期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联合手术方案,清除病变筛窦气房,能够将病变黏膜组织全部清除,同时联合鼻息肉摘除,能够将阻塞的窦口扩张,提升治疗有效性,需要注意术中降低损伤。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原因为联合手术操作规范,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将刮匙和钳子平行鼻甲放入,可降低组织损伤。另外,术中尽量保护筛板和鼻甲,需要彻底清除中鼻甲,合理选择清除器械,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可知,鼻内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治疗鼻息肉,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较好,可降低疾病后期复发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宗庆春.鼻息肉摘除术与鼻息肉摘除联合鼻内筛窦切除术的疗效对比[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4):56+59.

[2]李建玲,冯小宝.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对患者鼻腔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v.48;No.533(11):142-145.

[3]钟锦婵,章旺东,宋达潜.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预后恢复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1):227-229+275.

猜你喜欢
鼻息肉复发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分析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局部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价值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到底是怎么回事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69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